《洛奇》有可能拿到的獎項其實只有一個,那就是最佳電影配樂。首先,電影原聲帶一直握在夢工廠手中,所以這個獎項是夢工廠想要的;其次,15萬美元買最佳電影配樂,價格看起來也合適;第三,雖然李瑞杰也參與了部分《洛奇》的配樂,但配樂工作主要還是由約翰·威廉姆斯完成的。
1972年的時候,約翰·威廉姆斯就已經(jīng)憑借《屋上的提琴手》,拿下了奧斯卡最佳配樂獎,但是那一年的金球獎,卻連個提名都沒給他。奧斯卡自成立之初,就是美國電影界第一大獎,約翰·威廉姆斯的作品拿了奧斯卡,金球卻連個提名都沒給人家,算是鬧了一個不大不小的笑話。金球獎肯定會想趁這一次機會,把獎補給約翰·威廉姆斯。
“史蒂芬還在佛羅里達嗎?”
“還在!他正在抓緊一切時間拍片,據(jù)說圣誕節(jié)也準備只放1天半假!”
李瑞杰看了一下手表,佛羅里達州時間比洛杉磯快3個小時,這個時間劇組應該已經(jīng)收工了,以斯皮爾伯格的習慣,收工后,肯定是一個人躲到酒店房間,看這一天拍攝的毛片,“把他酒店房間的電話號碼給我?!?p> 李瑞杰撥下號碼,既然連雪莉·蘭辛都知道好萊塢外國記者協(xié)會賣獎項的事,環(huán)球肯定更知道,甚至他們可能都不止一次買過獎。李瑞杰準備請斯皮爾伯格,幫他去環(huán)球打聽一下買獎項這種事是否靠譜,環(huán)球也就會順理成章的知道這件事。
電話果然很快就接通了,李瑞杰也不管猶太人壓根不過圣誕節(jié),直接就說,“嗨,史蒂芬,圣誕快樂……辛伯格先生也在?圣誕快樂,辛伯格先生……我?我沒什么事……好吧,我承認,我是聽說你快把劇組上下逼瘋了,才打電話來慰問一下!史蒂芬,不要把他們逼得太狠,畢竟不是每個人都像你這么優(yōu)秀。要不,我說件斯利最近碰到的有趣的事情給你聽……”
李瑞杰把史泰龍碰到的事,在電話里說了一遍,語氣里完全把對方當作一個騙子,既然西德尼·辛伯格就在斯皮爾伯格的房間,那事情就更簡單了。如果是其他人用這種小計謀去騙西德尼·辛伯格這樣一個老江湖,西德尼·辛伯格肯定會認真考慮這其中是否有隱瞞,但是李瑞杰今年才20歲,入行才僅一年,在之前的談判上又表現(xiàn)的相當魯莽,直接給了對方高管一腳。西德尼·辛伯格有90%的可能性會入局。
無論這是聯(lián)美設的局,還是真的好萊塢外國記者協(xié)會的人找上的門,他們既然用了通過史泰龍給李瑞杰透露消息這么隱秘的方式,肯定以為李瑞杰也會把這種事當寶貝一樣,捂著不讓其他人知道,但是他們錯了,李瑞杰對拿獎的興趣,是因為拿獎能替他賺錢,劇情類最佳影片、最佳導演這兩個重量級獎項,無論環(huán)球攻下哪一個,還是兩個統(tǒng)統(tǒng)拿下,對電影的提振效果,都比最佳電影配樂大的多。
李瑞杰在雪莉·蘭辛辦公室里等了一個小時,又給史泰龍打了個一個電話,斯皮爾伯格果然向史泰龍要了他賭友的聯(lián)系方式,而且還特意告訴史泰龍,好萊塢騙子很多,叮囑他不要輕易相信別人。下面的事情,就不難猜了。
李瑞杰現(xiàn)在倒希望這是聯(lián)美布下的局,一旦環(huán)球發(fā)現(xiàn)聯(lián)美給他們挖坑,必定會跟聯(lián)美結成死仇,在好萊塢八大的排名上,聯(lián)美本就弱于環(huán)球,到時候聯(lián)美就算不被牽扯進去全部精力,也要被迫分出絕大部分的精力去應付環(huán)球,夢工廠就可以隱身幕后,使勁捅刀子。
至于這樣要得罪好萊塢外國記者協(xié)會,暫時管不了那么多了,如果他未來能拿下聯(lián)美,那就不在乎得罪好萊塢外國記者協(xié)會;如果拿不下聯(lián)美,那么他未來可能連好萊塢都待不下去,還在乎什么好萊塢外國記者協(xié)會?賣獎就賣獎,既要當婊子,還要立牌坊,誰叫你們搞的這么神神秘秘的!
只是李瑞杰還有一點點疑問,這大晚上的,西德尼·辛伯格一個人跑到斯皮爾伯格房間里干什么?
“雪莉,圣誕節(jié)有什么安排嗎?比佛利山莊新開了一家中餐廳,非常不錯!我定了兩天的位子,準備從平安夜一直吃到圣誕節(jié)。他們的炒牛柳非常不錯,我建議你試一下!”
猶太人吃中餐有著相當長的歷史,不過這個過程卻并不像某些人說的那么愉快。猶太人和華人是美國移民里最大的兩個非基督教群體,他們都受到美國主流社會的歧視,尤其耶穌還是猶太祭司和羅馬統(tǒng)治者的共謀下被釘死在十字架上的,直到1965年,羅馬教廷才正式赦免了猶太人“害死耶穌”的罪行,在此之前,歐美社會普遍存在的反猶主義,使得猶太人在很多高檔餐廳并不受歡迎,那時候只有在中餐館,猶太人才能愉快的進餐。
再加上,中餐也符合猶太人的戒律。猶太教的戒律之一,是奶制品不得與肉類同煮,像奶油燉牛肉、焗蝸牛這類菜是絕對不會出現(xiàn)在猶太人的餐桌上的,恰好華國菜也不這么做,而且中餐還能把豬肉、蝦,這類猶太人不吃的食材,做得讓猶太人完全辨不出哪是豬肉,哪是蝦。猶太人吃中餐,不過是兩個受歧視的群體,無奈之下的選擇,不是什么值得夸耀的事,而且隨著1965年之后,猶太人的地位上升,反倒中餐一直到李瑞杰穿越的時候,仍然是快餐、低端食品的代名詞,某個胖子在媒體上說猶太人吃中餐的時候,猶太人早就是高級餐廳的常客,其實已經(jīng)很少吃中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