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周建寧十四年,冬。
和著呼嘯的寒風(fēng),大雪下了一夜,天邊才剛露白,街上僅有稀稀疏疏幾個貨郎小販,趕著清早搶占市集的好位置。
李大夫昨夜出了趟急診,城外薛大郎的老母親身子骨不太硬朗,小痛小病常常不斷。昨夜更是受了風(fēng)寒,高熱不退,嚇得薛大郎趕忙著人來城里請大夫。
此時正值盛世,宵禁制度十分嚴(yán)格,就連這里一處小縣也不例外,幸得薛大郎平日待人和善,小廝也很機靈,給城門人塞了銀子,也就放他進(jìn)城了。
李大夫半夜被小廝拍門喚起,雖有滿腹牢騷,但念著薛大郎為人大方,也未多說什么。幸得救治及時,忙活了一夜,老太太這高熱是壓下去了。
又開了一劑藥方,叮囑府里下人仔細(xì)照顧老太太,收了診金,又領(lǐng)著小廝一同回去抓藥,這才乘著大官人府里的馬車回醫(yī)館。
忙到現(xiàn)在,多少有些困頓,李大夫緊了緊衣領(lǐng),雙手交叉放進(jìn)衣袖里,打了個哈欠,正要合眼瞇上一會兒,馬車忽然一個顛簸,停了下來。
還沒等他出聲,就聽見小廝在外頭咋咋呼呼,“哪來的小乞丐,睡覺也不找個好地方,躺在路中間做什么?!崩畲蠓蚵犞@話,醒了醒神,也一同下了車查看。
只見路中間確實躺著個小乞兒,約莫七八歲的樣子,衣不蔽體的,也不知在雪地里躺了多久,渾身凍得通紅,瞧著十分可憐。
李大夫也是個心善的,探過鼻息,這小乞兒還留著口氣。急忙抱上馬車,褪了外衣包裹,又令小廝加緊趕車。
想是老天爺可憐,才好讓小乞兒遇上的李大夫,換了旁人,怕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早丟了性命。
轉(zhuǎn)眼已是一年,正是國泰民安的時候,滿朝文武中,還能記著郢王名號的已是寥寥。
郢王蕭晗曾是陛下的驕傲,此時,儼然成為他的逆鱗,無人膽敢觸犯。
平叛后,天子下詔,郢王被褫奪封號,貶為庶民,流放千里之外,卻不料病故在長安城外不遠(yuǎn)的驛站之內(nèi)。
郢王二子,蕭倞蕭沛交由慶王撫養(yǎng),慶繼長子蕭倞為嗣。同年,次子蕭沛染病早夭。
郢王一黨,數(shù)百戶人家受其牽連,斬首、流放者眾,無數(shù)人受其連坐。百官莫敢開口求情,只盼能夠明哲保身。
大雪連下數(shù)月才化,春雨洗凈了長安城里早已干涸的血水,這事如今,也就煙消云散。
離京百里開外的小縣城里,李氏醫(yī)館此時大門微開,卻見一男童悄悄溜出,又對著醫(yī)館拜了三拜,趁著月色一路向西而去。
天色漸晚,眼看城門就要大合,微光之下,似有一團黑影穿過,倒未引起注目。
翌日,整條街的鄰里都知道,李大夫今日是被婆娘揪著耳朵從床上提起來的。
只見李大夫在前衣冠不整的狂奔,李大娘手里抄著掃帚在后頭追趕。嘴里還嚷著,“你個不長眼的老東西,要死要活撿回個狼崽子當(dāng)兒子,累得老娘跟著節(jié)衣縮食,這才將養(yǎng)好人就跑了,就說這撿來的狼崽子養(yǎng)不熟,花出去十好幾個銀子,連個響都聽不著?!?p> 這邊打得雞飛狗跳,而此刻,這被稱作“狼崽子”的小少年,正一步一步往西邊走著。不敢走官路,看這腳程,一晚上工夫,不過才走了不到二十里路。
少年卻有些支撐不住了,到底年紀(jì)小,一夜熬過來有些難以支撐,只好靠著路邊大樹瞇瞇眼再前行。
三日后,少年終于走到了云來山腳,他知道,自己只差這最后一段路了,只有登上山頂,求得云來寺里的老方丈收留,自己才能有機會報仇。
半月前,錦州天機閣里,多了個小女娃,聽聞是閣主外出游玩時,見她天資聰穎,頗有道根,又無父無母,動了惻隱之心,收作義女。
唐閣主一心向道,此生未娶,亦無子嗣,是以對這義女頗為上心,取名叫唐婉,授其道法,大有衣缽傳承之勢。
唐閣主,名為唐鶴天,五年前游經(jīng)此地,在此開設(shè)天機閣,為百姓傳授道法。據(jù)聞,唐鶴天本就是蜀中人氏,年幼時師從太元真人,隨真人游歷四方,如今在此落定,也算落葉歸根。
世人又說,這唐閣主來頭不小,太元真人曾受邀入宮為先帝傳道,深受先帝喜愛,先帝對其贊不絕口。
閣主受真人親傳,自然神通廣大,上通天文,下曉地理,傳得是神乎其神。唐鶴天本人聽了倒不表態(tài),在他看來,道觀也好,天機閣也罷,大家都是開門做生意,自然名氣越大,收獲越好。
原來這天機閣一反常態(tài),開設(shè)鬧市之中,眾人初聞只覺荒誕。修道之人講究清靜無為,唐鶴天此舉,無疑有嘩眾取寵之嫌,是以,引得不少書生大罵。
但除此之外,并無其他出格之處,從前也只收些弟子,行傳道之事。時間一長,倒真有人問道于此,從中悟出真理,世人口口相傳,名聲自然遠(yuǎn)播。
初時并無弟子前來拜師,但過了兩日,外間傳聞天機閣每月給弟子發(fā)放月錢一兩,頓時人心動搖,每日上門求道者眾多。
眼見名聲越來越響,唐鶴天靈機一動,干脆將閣門大開,令弟子分工協(xié)作,又是算命解惑,又是售賣符紙,后來還開了班教授拳腳功夫。
機緣巧合之下,還打出了降妖除魔的名號,明知外間謠傳,唐鶴天也沒有辯解的意思。
雖是有些投機取巧,可畢竟解決了閣里數(shù)十口人的日常開銷,時不時來個達(dá)官貴人,也能賺個盆滿缽滿的,小日子過得很是滋潤。
城中百姓現(xiàn)在對天機閣早已習(xí)慣,雖說世人眼中的道觀都是開在荒郊野外,但朝廷又不曾禁止鬧市中開閣傳道。官府都與唐鶴天交好,就連書生們現(xiàn)在聽到天機閣,也只是嗤之以鼻,不做任何實質(zhì)性的舉動。
時間一長,唐鶴天也知道要求個好名聲,令弟子在門前設(shè)了施粥鋪。每月布粥三回,若是有外鄉(xiāng)人經(jīng)過,還以為他是什么錦州城里的大善人,真正得了名利雙收。
石木川
首次寫文,萬望諸位多多支持!求收藏求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