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年味特別足,小孩早早便放了寒假,大人們去趕集,帶著小孩一起。
以前家里是那種蹦蹦車,燒柴油,手動打火;用扳手一直在那轉呀轉,轉上五六圈,蹦蹦車咚咚咚便啟動了。
這車一般用于農用,也就這幾天會稍微擦拭干凈,車婁里鋪上半舊不舊的毯子,爸爸坐前面開車,其他人全做后面,地方寬敞的話我和弟弟會躺在后面,車子一顛一顛的補覺。
有時會載其他的叔叔阿姨,地方便不太寬裕,每一個縮著坐,大人們聊天,小孩們望著來往車輛,沿路風景。
到了集市,爸爸找到熟人家把車暫時存放。便開始逛街,集市很大,很熱鬧。像一個十字路口,南北東西,橫向縱向,沿著街邊擺一排。
賣的物品種類也異常繁多,賣蔬菜的大媽將地上鋪一大塊油布,將蔬菜一種一類放上面;吆喝著:“賣菜了!賣菜了!新鮮蔬菜”路過的行人看著新鮮,問問價格,覺得合適,便挑菜讓商家稱重,算完后總要討價還價,少上那么幾塊錢才心滿意總的離開。
買新鮮豬肉的大叔,架起鐵架子,用鉤子掛起半邊豬肉,掛上幾扇,甚是壯觀;無需吆喝,便是最好的宣傳。
大叔的大刀放在桌上,看到有買肉,便問那個部位,要幾斤;得到答復直接在掛的豬肉上下刀,下的肉重量一般剛好,某種意義上算是術業(yè)有專攻。
賣年畫,對聯的大爺,揪根繩子,將寫好的對聯夾在繩上,年畫鋪在地上,還支持現寫服務。
將對聯內容告訴大爺,大爺大筆一揮,洋洋灑灑寫下,引得圍觀眾人鼓掌叫好。
買活魚的商家將大魚放大盆里,魚兒還不知道自身命運,活潑的游來游去,沉靜的思考魚生。
大陸中部水產很少,不像沿海天天有魚吃,看見活魚,孩子們尤其稀奇,一個個腦袋圍一圈趴在盆邊看魚,家長叫都叫不走。
集市上最多的便是賣衣服的,商家們在街上搭起棚子,架起架子,將衣服一件件掛起來,每個攤位都是人來人往,這家看完走兩步就是下一家。
攤位多,買的衣服種類,花樣自是免不了重復,這時候機智的人民群眾開始貨比三家。
農村試衣服也很方便,像外套,褲子這些,毫不避諱,脫了便試;內襯則更為方便,在本人身上比劃比劃,看著合適便行;再則,母親們都是強大的,一雙慧眼,看兩眼就知自家人能不能穿。
當然,吸引小孩的自然少不了小吃,玩具。買糖葫蘆的將一串串紅彤彤的糖葫蘆插在草把子上,架的高高,老遠就看見的小孩吵著鬧著要吃糖葫蘆,而這時候家長是不會拒絕的。
還有一種零食,是每年都會買的,叫糖蒜。單看模樣像是一整頭蒜,白顏色的,咬下去第一口是酥的掉渣,甜甜的,嚼著嚼著就開始粘牙,光靠舌頭是頂不下來的,得用手指扣下來。小時很喜歡吃,大人不會讓吃太多,對牙齒不好。
小時候玩具很少,塑料玩具則更少。也就過年的時候可以有機會獲得一把塑料手槍,再買上幾小袋塑料子彈,跟幾個小伙伴打著玩,打出去的子彈還是要撿回來的,但結局仍是免不了無子彈可打。
如此便也消停了,揣著無子彈手槍,裝著似有子彈,朝著家人開槍,嘴里還夾著配音“Bang!bang!bang!”;被打中的家人陪著鬧,嘴里喊道“啊!我中搶了!”并做出往后倒的姿勢。小孩看后哈哈大笑,到處炫耀“哈哈,我把爸爸打到了”得到別人的夸獎便又換個目標繼續(xù)玩。
一年一次的大集,大人們一邊逛一邊買需要的東西。總得要逛兩三遍,東西買全才心滿意足的回家。
新買的衣服要收起來,過年才能穿;買的糖果,瓜子,花生一人一把,剩下的也收起來過年才能吃;買的豬肉,帶魚,豆腐也要過年前兩天處理好。一家人忙忙碌碌的迎接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