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娘,快來試試這板凳坐著怎么樣?”
一大早,魯氏就被蘇燁幾人拉到院子里。
“這就是椅子?”
看著地上那個四四方方,四條腿,有靠背的“椅子”,魯氏欣喜不已。
這幾日她親眼看著這群小伙子日夜不停地趕工,也聽了蘇燁說的設想,以及他畫的設計圖。
她自小受家庭氛圍感染,聽了蘇燁所說的概念,如何不知此物的可喜。
大唐的首張椅子,四四方方有靠背,切面整齊光滑,全部用卯榫結構來連接,沒有一根釘子。唯一的缺點就是還沒上漆,椅子的顏色還是原木的顏色。
魯氏小心地坐到這世上第一張椅子上,輕輕地靠在椅背上。
“阿娘,您感覺怎么樣?”
作為產(chǎn)品經(jīng)理,最想得到的就是用戶的反饋。
桌椅板凳這些后世不起眼,習以為常的物件,其實是人們實打實離不開的生活必需品。
當人們坐下吃飯喝水時,往往想不到它們,然而一直站著,卻找不到它們時,才會想起它們的重要。
“舒服是舒服的,美觀也很美觀,就是干活很不方便?!?p> 聞言,蘇燁一揚手:“小梧?!?p> 小梧邁著小短腿噠噠噠跑到一邊,很快拎著一個小板凳噠噠噠跑了過來。
“阿娘,這椅子呢,是配著桌子吃飯時坐的,小板凳才是干活時坐的?!?p> 只要蘇燁想得到的木工家具,生活用具,他都跟魯材說了一遍。如椅子,小板凳這類,已然成型,有的則還是想法,被蘇燁記在了紙上。
“好!好!我兒真是有大出息的人?!贝执致犃颂K燁的想法,魯氏興奮不已。先不提他所說大衣柜,紡織機等物,就桌椅板凳這些,一旦走進千家萬戶,那都是方便生活的大發(fā)明。
“那阿娘,您看要是打一副桌椅,可以賣多少錢?”對這些東西的市價,蘇燁沒有衡量標準。
誰知,魯氏笑容一收,露出恨鐵不成鋼的表情。
蘇燁心里咯噔一下,難道他問錯話了?
“錢錢錢!我們工匠手藝世代相傳,能造福萬民就是大功德,豈能談錢。我們是工匠,怎能淪落到利欲熏心的地步?!濒斒项H為痛心道。
“自然,打造一件物事都需投入時間與成本,白干是不可能,要我說,一副桌椅收些人工費,便是合情合理?!?p> 蘇燁微笑應對,心中卻不以為然。
大唐人民情懷高尚,史書上記載貞觀年路不拾遺夜不閉戶。
可是如果人人都這樣,經(jīng)濟怎么發(fā)展,社會怎么進步?
也不知道王二郎鐵鍋造的怎么樣了?
……
夏日炎炎,一輛牛車緩緩行駛在鄉(xiāng)間路上,趕車的是一大一小兩個赤膊父子,牛車上還倒扣著兩個圓口尖肚黑漆漆的家伙,這樣的組合無疑引來田間農(nóng)人紛紛側目。
那父子兩人顯然是對這鄉(xiāng)下不熟,一路行來,問了一路。
“大兄弟,不知這蘇家莊怎么走?”
“大叔,請問您可知蘇家莊怎么走?”
一路問下來,離目的地也是越來越近。
沒錯,此二人正是鐵匠王家父子。
此行來蘇家,目的有二,其一嘛,自然是履行對蘇燁的承諾,鍋打好后,首先給他送過來。
其二……鍋造好了,他試著賣,可是不知道為什么,根本就無人問津。
想來想去,那個笑瞇瞇的白面小郎君應該有辦法。
不,就算他沒辦法也要有辦法,否則,自己這鐵錘可不是吃素的……
不遠處屋舍儼然的村落,應該就是蘇家莊了吧。鄉(xiāng)人口中,最氣派的房屋,就是蘇家的,那么,不遠了……
蘇家,蘇燁幾人忙的不亦樂乎。
椅子板凳都有了,魯材接著打桌子,爭取近幾日就可以趴桌子上吃飯。蘇燁繼續(xù)在院子里搭他的土灶,這段時間氣溫高,天氣炎熱,曬磚燒磚的進程大大加快。嫌在山里不方便,蘇燁干脆在自家院子里挖了個簡易土窯,直接就地取材,所幸挨著大山,無論是水,土,還是薪柴的獲取都很方便,加上手法熟練,一窯磚能出幾十塊。
對這個結果蘇燁心滿意足,反正他眼下沒事,手機網(wǎng)絡這些更是天方夜譚,也就只能找事做打發(fā)時間。
除此以外,他還把自己能記住的那些基礎知識盡量記在紙上,可以說,一天下來,他不僅不閑得發(fā)慌,反而忙的腳不沾地。
小梧首要任務就是學習,蘇燁給他定下來一天學習時間是從早晨天亮到傍晚天黑。好在小梧心性堅定,坐在書案前半天也不挪一下,這讓蘇燁佩服不已。除非蘇燁使喚他時,他才動一下……
小五是個工具人,哪里需要哪里搬,魯材那里需要,他就幫著踩著木頭,蘇燁這里需要,他就提水挑土燒火。
總而言之,各人有各人的忙法。
成果也是喜人的——小桌子很快就能問世,蘇燁手下的灶臺也壘好晾干了,就等鍋子的到來。
修整灶臺外沿時,蘇燁還忙里偷閑走了個神,一是要想辦法燒些水泥弄石灰出來,二是這院子里一直都是幾個大老爺們兒,也沒見什么好看的小姐姐……
小溪那妞兒,說是回家?guī)兔Ω赊r(nóng)活,這幾天也沒見到一面,再說,他要是看不出來小溪和小五之間那點火花,真不配兩世為人。
正出神,一陣雞飛狗跳聲打斷了他的胡思亂想。
“小五,去看看誰來了?!碧K燁隨口喊道。
小五應了聲,麻溜地往外跑,不一會兒,就樂呵呵地回來了,身后還跟著抬著鐵鍋的父子倆……
蘇燁抬頭看了一眼……
又看了一下。
咦,這兩人有些眼熟。
他們手里抬的東西……
看清他們手里抬的東西,蘇燁手里的活也沒心情干了。
“王大哥!”蘇燁邁著大步飛奔過去。
王二郎父子倆有些摸不著頭腦,這個蘇家小子態(tài)度一下子這么熱情?
有一說一,蘇燁的熱情,很大程度是對鐵鍋的。
父子倆剛把鐵鍋放下,蘇燁就叫人打水來把兩個鐵鍋里里外外清洗的干干凈凈,隨后又讓人把兩口鍋架到了土灶上。
土灶配上鍋,這才像樣嘛~
這鐵鍋很實在,表面光滑無裂縫,鍋體不厚不薄,也不知道王鐵匠是怎么辦到的,總而言之人家辦到了。
想到王鐵匠,蘇燁猛然想起王鐵匠父子倆還被冷落在一邊。蘇燁后知后覺趕緊補救:“王大哥,小兄弟,你們好手藝,吃飯沒?”
王二郎憨厚地笑了笑,搖搖頭,老實道:“天不亮就出發(fā)了,未曾吃飯?!?p> “那敢情好,”蘇燁熱情道,“今日咱們正好試試這鐵鍋的味道如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