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魚洗凈,熟練地刮去鱗片,剖開魚腹,舅母則在一旁淘米煮飯,而梔兒很懂事地幫著看灶火。
看著蘇燁熟練的動作,舅母很是驚訝,原本外甥突然會那些價值千金的工藝就已經很讓她意外了,沒想到廚房里這些事他同樣做的得心應手。
處理好魚后,蘇燁把魚放在碗里,碼上鹽,等腌入味味道會更好。接著,他又熟練地處理野兔。
有了蘇燁幫忙,舅母基本不用做什么事,就在一邊打打下手。
家里除了辣椒,油鹽醬醋這些調味料都有,雖然這些調料很齊全,蘇燁還是有些遺憾,如果有辣椒和鐵鍋的話,就可以做麻辣兔頭和水煮魚了。
“梔兒,把火燒大一點,先把兔肉煮熟?!?p> 蘇燁嘆了口氣,叮囑梔兒。
“好的?!睏d兒懂事地往爐子里添柴火。
見他嘆氣,舅母有些擔心道:“是不是哪里不舒服?”
“不是,只是這陶罐未免太不方便。如果有鐵鍋的話,一口鍋就可以同時燒菜做飯了?!?p> 哪像這樣還要一罐一罐的分開煮。
舅母有些茫然地看著他,雖說他已經像舅舅一家具體介紹了鐵鍋的形狀,但對于沒有見過的人來說,憑空想象還是很有難度的。
“沒事,反正很快鐵鍋就造好了,到時候讓鐵匠給舅母送來一口?!?p> 陶罐里,兔肉的香氣開始向外飄散,很快,整個灶房里充滿了兔肉的香味。
蹲在爐子旁的梔兒忍不住咽了口口水,蘇燁哈哈大笑,揉了揉梔兒的腦袋:“快了,很快就可以吃了?!?p> 舅母在一旁憐愛地看著梔兒。
舅舅家調料雖然齊全,但是都不多,好在無論是兔肉還是魚肉,都很肥美,放在陶罐里,很快就能煎出油來。
等油煎出來以后,再逐漸把火燒大,放入水,煮熟。
很快,兩盤香噴噴冒著熱氣的魚和兔肉就出鍋了。
“咕咚~”梔兒站在案板前直直盯著兔肉,不停咽著口水。
蘇燁夾一塊無骨肥瘦相間的兔肉出來,仔細吹涼,然后送到梔兒嘴邊。
“來,試試咸了淡了?!?p> 梔兒“啊嗚”一口把兔肉吃下去,快速嚼了幾下就咽了下去,蘇燁覺得她沒怎么吃出味道來。
舅母有些不好意思地看著蘇燁:“家中一年到頭也只能吃上幾頓肉……”
都是他們當父母的無能,才會讓孩子跟著受苦。
蘇燁連忙正色道:“舅母,你這樣說就見外了。而且,以后的日子會越來越好的。”
古時候生活水平一向很低,農民一年到頭辛辛苦苦,也就掙個溫飽,這還是好年景。若是遇到天災人禍,顆粒無收的年頭,那么易子而食都是有可能的。
無論在什么年代,達官貴人都衣食無憂,受苦的只會是平民百姓。
工匠們沒有土地,只能靠手藝維生。
跟農民相比,他們沒有土地,跟商人相比,他們又沒有巨額收入。
所以其實是相當苦逼的一個群體。
看著窗外的魯質,舅母有些欣慰地道:“是啊,日子會越來越好的?!?p> 吃飯時間,二舅和魯材還沒回來。
舅母解釋說一般這樣出門干活時,都會帶上干糧,要么是餅,要么是飯團。
“那咱們吃飯吧?!?p> 剛把飯菜擺好,魯梧就從外面跑了進來。
“小梧,快洗手吃飯了。”
舅母沖他招手道。
原來小梧學堂下學了。
“就上半天學嗎?”蘇燁對古代的學堂感到好奇,他聽說的那些流傳下來的故事里的讀書人,要么是頭懸梁錐刺股,要么是鑿壁偷光,囊螢映雪,晚上也讀書。
怎么這小子就上半天學呢?
“又不指望他日后高中,勉強習幾個字,會識數(shù),日后干活不至于睜眼瞎就好了?!本四附忉尩馈?p> “……”
蘇燁無言以對。
科舉考試可以說是寒門子弟擺脫原有階層,實現(xiàn)階級上升最好的方式。
從他醒來后,無論他父母還是舅舅,都希望他用功讀書,考取功名。
為什么二舅母對小梧要求這么松呢?
蘇燁還注意到舅母向他解釋時,小梧這孩子有些難過地垂下了頭。
“小梧,你自己想多讀書嗎?”
小梧眼睛一亮,然而視線掃過母親和兄長后,他又垂下腦袋,沉默地搖搖頭。
“舅母,我看小梧挺想讀書的,日后小梧若是能一舉高中,也是一件喜事,能讀下去就讀下去唄?!碧K燁半開玩笑道,一面也是試探舅母的反應。
舅母苦笑了下:“便是家里有條件支撐他讀書,如我們這種家庭出身,也無法參加科考?!?p> 如一道霹靂降下來,蘇燁恍然意識到自己聽說小梧讀書時的違和感在哪里。
古時工匠一般都是世代相傳的,祖上是工匠那么兒孫就也是工匠。
而且,工匠,商人的后代是不允許參加科考的。
小梧讀書并不是為了考取功名做官,而是為了以后成為一個更好的木匠。
這不是靠人力就能改變的事,除非制度和律法發(fā)生變化。
但,這在古代社會,基本是不可能的。
考取功名,鯉躍龍門,發(fā)生在農民家庭,或是沒落的士族家庭有可能。
發(fā)生在商人家庭或是工匠家庭,絕無可能。
除非,花上三四代時間擺脫商人或工匠身份。
“誰說讀書一定要為做官!”想了想,蘇燁決定換個方向安慰小梧,“那么多一門心思讀書的人也未必一定能做官。讀書是為了學到更多有用的知識,把家庭變得更好,更多地了解這個世界!”
“若你讀書多了,昨晚哥哥給你講的故事你也可以講出來。然后謄寫出來,拿到書局去賣?;蚴窍窀绺绺嬖V你阿耶的這些新鮮東西,你也可以想出來。”
蘇燁說的鏗鏘有力,小梧同樣聽的極為認真。
雖然,他聽的一知半解,但是大部分意思他是理解的。
不光小梧,就連舅母和魯質,在一邊都陷入了思索。
這些話,無疑對他們以往的觀念,造成了沖擊。
讀書不為做官?
而是為了更好的了解這個世界?
看著他們陷入沉思的茫然表情,蘇燁微微嘆了口氣,這時代根深蒂固的觀念一時半會很難改變。
尤其是大人的。
小孩子對這個世界的認識還沒定型,只是一張白紙,你在上面涂抹什么,他就變成什么。
蘇燁無法改變整個世界,但他想,在這世界上某些人的心里,埋下一顆種子。
待將來的某一天,或者很久后的某一時刻,這些種子會破土生根,經過陽光雨露的滋潤和土壤的哺育后,長成參天大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