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想不到竟然會在這里遇見老子的大弟子—莊子。
看莊子的樣子,他早已經(jīng)達到了道境,而且對于老子的學說有了更深刻的認知,甚至比之老子的認知都要深刻。
老子主靜,而莊子主逍遙,唯有靜,而后能逍遙。
莊子看著小小,微笑道:“老師的學說,乃是道,道看不見摸不著,但是天地萬物都遵循著道的軌跡來運行,生老病死,春夏秋冬,無一不是按照道的軌跡來運行,你看這些宇宙中的星球,每一個都有自己運行的軌跡,每一個都在自己的軌道的行走,互不干擾,永不相交,正所謂道法自然?!?p> “因此對于萬事萬物,我們不必強求,而任由其發(fā)展便是,因為他們的發(fā)展就是遵循道的軌跡?!?p> “而對于我們?nèi)绾我_到道境,乃是修心,將自己的心修煉到清靜無為,所謂的無為,并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無為乃至無所不為,將自己的心修煉到無欲無求的境界,認真的看到萬事萬物的變化,這就是道境。”
小小說道:“無欲無求,豈不是心中的所有的一切都沒了么?那么那些與生俱來的東西,友情/愛情/親情,難道也不要了么?”
莊子笑道:“這些與生俱來的東西,怎么可能去的掉,他原本就存在于你的心中,除非是死人,不然不可能去掉?!?p> 小小點了點頭:“那如何要達到無欲無求?”
“無欲無求乃是去除心中的私心雜念,讓自己的心純凈無比,清靜無比,認真的看待任何事物,任何東西,例如人世間的弱肉強食、生老病死,其實這也是道的軌跡。”
“那如果看到惡人欺負善良的人,難道也不加干涉么?”小小說道。
莊子搖了搖頭:“當然要加以干涉,但是不能絕對的干涉,因為絕對干涉了,我們就破壞了道運行的軌跡,在中間我們要掌握一個度,而這個度,就是道?!?p> 小小身軀一震,自言自語的一陣子,然后皺起了眉頭,思索了一陣子,繼而身軀一顫,雙眼中散發(fā)出溫潤至極的眼光。
他忽的揚天大笑:“原來如此,原來如此,這就是儒家的中庸之道,以及所說的至善之說,哈哈哈哈…………”
此刻,逍遙星球上寂寂無聲,而小小的大笑回蕩在逍遙星球的上空。
正所謂,空山無人,水流花開,萬古長空,唯此一瞬。
小小,終于悟道了。
而在他的心中,清凈無比,如同一潭水,寂靜無波,即使有風吹過,也只能吹起一絲漣漪,而不能讓整潭水晃動。
“無善無惡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毙⌒〔蛔杂X的念道。
莊子聽完后,心中一動,繼而點了點頭。
小小終于明白了為何王陽明一開始要告訴自己人心本善,后又告訴自己人性本惡。
小小終于明白了為何王陽明所說的天理和人欲其實乃是一個東西,二者相依相存,誰也離不開誰,如果沒有人欲,哪里來的天理,如果沒有天理,哪里來的人欲,而所謂的道,其實就在二者中間,只要掌握好這個度就行了。
這就是道,道法本相同,老子的道和王陽明心學的道,其實是說的一件事情。
王陽明主張從心中下功夫,去人欲,存天理,而老子也主張修心,將心修煉到清凈無為的狀態(tài),去除人欲,認真的看待每一件事情,掌握好道的軌跡,其實,也是存天理,去人欲。
怪不得王陽明說從偽道境達到道境,薄如紙厚如天,只要能想通這一點,任何人都可以達到道境,任何人都可以稱圣。
莊子笑道:“沒想到我的一番話,竟然可以讓你從偽道境直達道境?!?p> 小小拱手笑道:“多謝前輩?!?p> 莊子笑道:“不必謝我,我們相遇自然是道的運行軌跡,而你達到道境也是道的運行軌跡,一切使然,都逃離不開道?!?p> 小小笑著點了點頭。
莊子說道:“道原本想通,但是我游歷宇宙無數(shù)年的時間,才發(fā)現(xiàn)雖然道法想通,但是所有的道幾乎都一樣,讓人無欲無求,毫無私心雜念,遵循世間萬物的變化。”
“直到我來到這個逍遙星球,看到無數(shù)的鳥在翱翔,他們無憂無慮,快樂逍遙,我忽然發(fā)現(xiàn),原來道也可以這樣,也可以不是無欲無求的道,而是可以變成逍遙快樂的道?!鼻f子笑道。
小小心中一動,笑道:“快樂的道,助人為樂,正所謂為善去惡,也可以讓自己的心快樂,也可以是快樂的道?!?p> 莊子一怔,繼而大笑了起來:“果然,道法想通?!?p> “只要我們從心中下功夫,致良知與知行合一,一定也是快樂的道?!毙⌒⌒Φ馈?p> 莊子點了點頭。
此刻,兩個道境之人,在逍遙星上悠然自得,逍遙快樂。
許久,小小忽然說道:“我們的道?是真正的道么?”
莊子一愣。
小小接著說道:“如果我們面臨生死,我們能看得開么?我們愿意放下自己的生命么?”
許久,莊子搖了搖頭。
小小說道:“如果我們面臨生死,我們一定也不會舍得自己的性命,甚至會為了自己的性命而不顧別人的死活,因為,人性本惡?!?p> “這才是最大的人欲?!痹S久,小小悠悠的嘆道。
“而所謂的清靜無為,所謂的逍遙,都是建立在人欲上,建立在我們的心上?!毙⌒≌f道。
莊子沒有說話,似乎是在靜靜的思索。
許久,莊子笑道:“生死也是道運行的軌跡,如果真的看不開生死,那么就是逆天而為,逆道而為,必然為道所不容?!?p> 小小說道:“那么我們現(xiàn)在達到的道境,是真正的道么?”
莊子沒有說話。
小小說道:“真正的道境是真正的看破一切,看透一切,讓自己的心與天地同在,所謂心即萬物,萬物即心,可是我們看不破生死,所以我們現(xiàn)在的境界,也不是道境,而是偽道境?!?p> 莊子沒有反駁,而是點了點頭。
許久,許久…………
許久,許久…………
莊子忽然嘆道:“修心,先清凈,后無為,再逍遙,可是看不破生死,這些東西即使存在我們的心中,我們的心再清凈、在無為、再逍遙,也不是真正的道?!?p> 小小默然。
不管怎么說,現(xiàn)在的自己已經(jīng)突破了,達到了一個新的境界,雖然不能稱之為真正的道境,但也相差不遠了,只要自己能看破生死,這最后的一絲,那么自己必然會達到道境,可生死乃是人最大的人欲,如何看破?
許久,小小嘆了一口氣。
他看著宇宙之中無數(shù)的星球在緩緩的運轉(zhuǎn),都遵循自己的軌跡,看似動,其實靜,只是這種靜是在動中表現(xiàn)出來的。
莊子忽然說道:“天地初始為混沌,是為一,而后分陰陽,是為二,陰陽再分,是為三,所謂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我們現(xiàn)在所處的就是二,乃是陰陽,可要合一,就得看破生死?!?p> 小小心中一動,想起了《崎嶇外表》上的一段話:天地初始為混沌,是為一,而后陰陽互生,是為二,陰著,集所有陰寒之氣,如寒、冰、月之光、死者之魂魄等等;陽者,乃天下所有陽魄之力,如烈日、熱力、人之氣,皆為陽。天下所有功法,莫不圍繞陰陽之氣而修煉,若能達到九九歸一者,天下莫敢為敵。
上面所寫的和莊子所說的一樣,而《崎嶇外表》后五層的修煉乃是五行靈珠,可是自己對于五行靈珠的認知僅限于五行拳,如何要讓五行靈珠達到陰陽呢?
小小想起了,之前五行靈珠和冰眼一起,似乎要組成兩個狀態(tài),可一直組成不了,難道那兩種狀態(tài)就是陰陽么?
小小心中一動,只見五行靈珠和冰眼出現(xiàn),緩緩的運轉(zhuǎn)。
此刻隨著小小心境的提升,他所看到的的東西,也變得不一樣了起來,他所看到的都是兩面性,雖然五行靈珠乃是五個獨立的個體,可現(xiàn)在看來,其中的金珠、土珠、冰眼都是靜止的,而火珠、水珠、木珠都是動的。
小小看著五行靈珠心道:“哪里來的五行相生相克,只不過是陰陽互生罷了。”
此刻,隨著小小心念的變化,金珠、土珠、冰眼剎那間融合在了一起,而火珠、木珠、水珠也剎那間融合在了一起,融合成了黑白色的兩個球。
雖然如此,其上卻沒有了金木水火土以及冰眼的任何氣息,而是變成了兩種對立的氣息,如同天理和人欲,黑白兩球相依相生,而且在其上也傳出來溫和的氣息,沒有了火的霸道、金的剛強、土的厚實、水的柔軟、木的生氣、冰眼的寒氣,此刻只剩下了陰陽二氣,其中陰陽互生,如同天地循環(huán)一般,永無休止,永無破裂,仿佛生命生生不息一般。
小小心中一動,兩個黑色的球進入到了小小的身軀內(nèi)。
小小閉上雙眼,靜靜的感悟著兩個球在體內(nèi)陰陽互生,永無休止,而自己的生命力也仿佛生生不息,仿佛自己永遠不會死去。
黑白兩球在體內(nèi)循環(huán)聲息,達到平衡,形成了一個圓圈。
小小輕輕的一拳打出,這一拳不著邊際,縹緲無邊,而后這一拳畫了一個圈,又回到了起點,仿佛體內(nèi)的黑白兩球運轉(zhuǎn)的軌跡。
但是,這一拳,其中蘊含的力量卻已經(jīng)毀天滅地,只見那一拳所畫出的圈中,忽的出現(xiàn)了黑洞,這個黑洞也不似謎團的黑洞,而是比謎團的黑洞要厲害了許多,黑洞中仿佛存在了生氣,有仿佛存在了死氣。
莊子大吃一驚,他看著小小這一拳,被深深的震撼住,許久,他說道:“你這是什么拳法?”
小小睜開雙眼,看了看遠處運轉(zhuǎn)的星球,忽的笑道:“太極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