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莽三國

第七十一章 招降張燕

莽三國 口亥口束欠 2049 2019-08-20 06:00:00

  馮習對于公孫瓚的死還是比較意外的,雖然自己坑的他不輕,不過作為當事人并沒能理解到公孫瓚的感受,而且這比公孫瓚歷史上的死早了好幾年,這顯然又是因為馮習的原因。

  不過馮習還是很高興的,因為公孫瓚手下的士卒基本都是幽州人,公孫瓚的勢力之所以堅持到現(xiàn)在也全是因為公孫瓚還活著,公孫瓚一死,立馬倒戈投降了馮習一大半。

  剩下沒投降的都是公孫瓚的一些死忠手下,比如關(guān)靖,單經(jīng)。不過在經(jīng)過與叛亂士卒的混戰(zhàn)和把握時機很準的軻比能的加入戰(zhàn)斗后,基本都死于了亂軍之中。

  而作為傳遞信件的軻比能也是著實被驚到了,沒想到馮習一封書信就逼死了公孫瓚,公孫瓚的大名軻比能可是很熟悉的,往日鮮卑族跟著烏桓人劫掠幽州的時候,沒少被公孫瓚殺過。

  不過軻比能也僅僅是驚奇而已,對于漢人的思路他實在不能理解,打不過投降就是了,非得尋死嗎?

  不過因為軻比能的鮮卑人身份,亂軍并沒有投降于他,而是逃入了幽州境內(nèi),幸好有屯于離易縣不遠的范陽的趙云及時控制,才沒有釀成禍端,馮習也因此白得了公孫瓚的數(shù)萬大軍。

  同時馮習又命人送書信至張燕處,逼迫張燕投降。

  不像招降公孫瓚的時候,馮習只是想試試能不能解決這個孤懸,但是十分難打的勢力,沒想到逼死了公孫瓚。

  招降張燕馮習是蓄謀已久的,信里也是擺明了逼張燕投降,張燕只能暗罵馮習卑鄙,對馮習的無恥卻是沒什么辦法。

  張燕對于馮習完全解決了北方的胡人問題非常的吃驚,因為胡人一直是困擾北方的一個難題,而且北方可不是一兩支胡人部族,而是不下十支大的部族,加起來不比南匈奴和西部鮮卑人少,馮習竟然如此迅速的完成了對其的收服,著實打亂了張燕的計劃。

  張燕確實比較看好馮習,不過也沒有立馬打算投靠馮習的打算,本來是想趁著馮習跟袁紹打起來之后,再從中漁利的,袁紹可沒那么好對付。

  但是現(xiàn)在馮習解決了北方,抽出了更多的人力,物力,可以無后顧之憂的面向南面,張燕就沒自己想的那么自在了。

  因為張燕同樣處于馮習南面,馮習之所以敢逼迫張燕,就是因為馮習同樣可以先進攻張燕,解決張燕,而張燕跟袁紹基本是死敵,不可調(diào)和,到時候就要單獨面對馮習了,而袁紹會幫哪邊還是兩說。

  即便袁紹會進攻馮習,兩邊也不會隨便冒進,必定是持久戰(zhàn),而自己這邊可堅持不了多久,自己僅存不多的地盤雁門對于馮習來說可是很好攻打的。

  即便還可以退入太行山進行周旋,那也會損失很大一部分的人口,以后再想翻身就更困難了,而再想投靠官方勢力,也會因為勢力弱小不受重視,甚至直接被殺掉。

  雖然馮習逼迫自己的條件之一就是去薊縣見馮習,相當于解除武裝投降,但是現(xiàn)在自己手下還是有幾十萬軍民的,馮習稍有顧忌就不會對自己怎樣,這也是馮習的無恥之處,馮習顯然不想在自己與袁紹爭霸北方的時候,有一個不能控制的勢力的存在,現(xiàn)在張燕是要么聽話,降,要么就等著被打。

  至于跟馮習打,張燕基本是沒考慮的,首先是兵力問題,自己在這次跟袁紹打完后又損失了幾渠的人馬,雖然劫掠了不少人口,但是還沒有轉(zhuǎn)化為戰(zhàn)斗力,而馮習從北方抽手了出來,雖然解決北方肯定也損失了人馬,但是張燕估計馮習的兵力起碼是自己的三倍以上。

  其次自己跟馮習打并不能有效的依靠太行山,馮習會先拿下雁門,雁門雖然屬于歷代的邊關(guān),防御嚴密,不過應該阻止不了馮習,而被拿下雁門張燕就只能躲入山中渡日了。

  張燕可不相信自己還有機會出頭,以前跟袁紹作對是袁紹不重視黑山軍,才在自己這邊吃了虧,現(xiàn)在袁紹對自己也很重視,自己顯然已經(jīng)討不到什么好,到時候兩方兩面夾擊,張燕就真是再有能耐也得被困死在這太行山中。

  馮習預想的與張燕所想的基本相同,不過馮習顯然低估了張燕對于黃巾的狂熱程度。

  張燕的姓氏是因為從前任黑山軍首領(lǐng)張牛角那里繼任了黑山軍首領(lǐng)之后改的,黃巾軍里姓張的可不止是張牛角。張角,張寶,張梁可都是張姓,張燕顯然也是以黃巾軍嫡系自居的,甚至讓信眾認為他是張角親傳也不是沒可能。

  而且此時距離黃巾起事不過過去了十年,各地仍然存在著為數(shù)不少的起義軍,有像張白騎這樣的頑強抵抗的,也有接受了朝廷或者地方勢力招安的,像如張燕,名義上就是黑山中郎將,只不過干的事與以前其實沒有區(qū)別。

  投降諸侯的黃巾軍就更多了,而張燕自然很清楚諸侯是些什么貨色,自己這些黃巾賊在其眼中始終是上不了臺面的,被利用完就會被拋棄。

  張燕相信,只要自己或者別的黃巾軍能夠成事,這些投入諸侯的黃巾軍仍然會響應,到時候大手一揮,仍然可以攜百萬之眾,橫掃東漢。

  張燕年少成名,此時不過三十幾歲,正是血氣方剛的時候,即便不能成事,也還是不想早早的放下身為黑山軍頭領(lǐng)的身份,去歸順一個出身不明的軍閥諸侯,而且還是完全的放棄所有的部下,等于把命交給了馮習,張燕自認是信不過馮習的。

  張燕對于自己的作為還是認識的非常清楚的,自己與南匈奴,西部鮮卑等胡人往來密切,經(jīng)常與其一起劫掠周邊漢地,以馮習對外族的仇恨程度,張燕不相信馮習會真的收留自己,恐怕過段時間就會找個理由除掉自己。

  馮習知道的話只能表示張燕是冤枉自己了,張燕本身畢竟是農(nóng)民起義軍,只是因為沒有認識到外族的危害,出于無奈借助了外族力量,張燕真歸順自己,自己也不打算深究的。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