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山元年,五月初一,蘇東在早朝退朝后,便喬裝隨江總從皇宮北門而出。
江總以回鄉(xiāng)省親之名告假離都,并未引起任何人注意,蘇東也是喬裝成侍衛(wèi),隨江總安然出城。
兩人出城之后便繞道趕至江邊,與早已在江邊喬裝等候的右衛(wèi)營右衛(wèi)中郎將圖安匯合。
左衛(wèi)營左衛(wèi)中郎將紀元因姓氏于紀曉嵐相同,讓蘇東不由想起影視劇中鐵齒銅牙的紀曉嵐,心中膈應,故而命圖安跟隨他微服私訪。
圖安扮做船夫的樣子,之后還有十個喬裝水手的右衛(wèi)營一等侍衛(wèi),一行人未再停留,迅速乘快船朝著南徐州而去。
......
南徐州位于建康東一百里處,北鄰長江,與京都建康同屬沿江興城。
借江水東流之勢,從建康乘快船至南徐州只需半天即到。
南徐州在21世紀稱為鎮(zhèn)江,是一個極為發(fā)達的城市。
蘇東之所以選擇南徐州為微服私訪地,卻不是因為南徐州有多么繁華昌盛,他見過21世紀城市的繁華,而今南徐州的繁華昌盛在蘇東眼里實在微不足道。
蘇東之所以選擇南徐州,是因為南徐州已不屬建康地域,并且離建康最近,而且南徐州是全南陳境內44州中是最早上疏科舉用書、各學派經典藏書已抄寫完成、并已開始向學子無償發(fā)放的第一個州府,蘇東還曾以南徐州為范例,督促其余43州。
而蘇東此行微服私訪,也想看看南徐州是否存在謊報,釣名欺君;還是真的最先完成,并保質保量,當之無愧于其余43州的范例。
而除過這些,南徐州還是歌舞仙樓盛地,南徐城內舞臺歌榭遍地,楚館秦樓興盛。
“陛...東公子,前面便是南徐州州城了,您看哪...”
江總打扮成老奴的樣子,侍候在蘇東身邊。
在登船之后,蘇東便更換衣著,統(tǒng)一往后幾日的身份及稱謂,他們的身份是沿海鹽商,來南徐城做海鹽生意,他是鹽商公子,江總是家中老奴,圖安及數十位右衛(wèi)營侍衛(wèi)皆是下力船夫隨從。
一路以來,蘇東也算是見識到了江總奉承諛媚的功力,這老家伙用老油條來形容已經是形容不了了,完全就是油桶、油甕,一天三頓盡吃油長大的油翁,油滑的讓人可怕。
但一路以來江總的阿諛逢迎,揚言盛贊,卻也讓蘇東心中倍外受用,蘇東也終于明白,為什么古代皇帝身邊都要留一兩個狎臣,因為...舒服啊...
這世間有誰不喜歡被奉承夸贊呢?
南徐城轉眼便至,蘇東在江總的小心伺候中下船登岸,一行人朝著不遠處的南徐城北城門行去。
南徐城雖不及京都建康那般宏大,但規(guī)模也是不少,蘇東在江總的小心伺候下走進南徐城北城門,只見這里高墻深濠,守衛(wèi)林立,守門士兵十足謹慎的盤問著每一個進入南徐城的商賈。
蘇東一行人在以鹽商的身份接受過守門士兵的盤問之后,也終于成功的進入了南徐城。
......
初一進城,蘇東便被南徐城的繁華所震驚,只見北坊長街酒館茶樓林立,商賈小販無數,行人熙來攘往,笙歌鼎沸喧天,實是繁華異常。
蘇東驚嘆,他原以為這南徐城不過一古代城市,又是州城不是京城,繁華程度肯定不會使他驚嘆,但蘇東沒有想到的是,南徐城竟然如此盛況空前,繁華程度簡直不差于京都建康,同時,南徐城的盛況也刷新了蘇東對于古代州城的印象。
“看來叔獻治理的不錯...”
蘇東目視著人來人往的北坊長街,不由小聲對著江總夸贊道。
而今的南徐州刺史乃是河東王陳叔獻,陳叔獻是陳宣帝陳頊第九子,陳叔寶的九弟,在宣帝太建年間陳叔獻便被陳頊立為河東王,并任南徐州刺史,都督南徐州諸軍事。
南徐州自陳叔獻接手以來,便日益繁華,雖然軍力未有任何精進,但商賈經濟卻大幅度上升,為全國商賈稅收之大州,這與陳叔獻本人重商觀念有分不開的關系。
“河東王雖有治城興業(yè)之才,但若沒有陛...東公子的龍星洪福高照,沒有東公子開創(chuàng)農、商平等的爍舉,河東王縱算再有才也無法將南徐城治理的這么好?!苯傂÷曊樞Φ馈?p> 蘇東輕笑搖頭,心中卻是倍感舒暢,隨后面色嚴肅看向江總、圖安等人說道。
“而今已進南徐城,行萬事時要顧忌身份,切記不要再稱呼錯誤,也不要與南徐城百姓商賈、士紳公子發(fā)生爭執(zhí),萬一引來官府識得我們,我們身份便會暴露,明白了嗎?”
“遵命...”迎著蘇東嚴肅的表情,江總及圖安等人連忙恭敬領命。
蘇東回過頭來,目視著面前繁盛的長街,臉上又掛起一絲笑容,隨后在江總及圖安等人的跟隨下,朝著繁華長街里走去。
......
蘇東在南徐城尋好酒家入住后,便將十個喬裝船夫隨從的右衛(wèi)營侍衛(wèi)派出七個,前往南徐州城附近的兩郡、五縣暗查各學派的經典藏書手抄份在這兩郡、五縣的抄寫完成情況,以及完成時間,是否已開始發(fā)放的情況。
并令他們一定要走近學子,私訪他們的領取情況,要查清這三郡、五縣是否做到了境內學子有書可領,有書可學。
僅剩的三個右衛(wèi)營侍衛(wèi),蘇東留下兩個戍守他的安全,另外一個派向南徐州州府,讓他以學子的身份去向南徐州州府領取學派藏書手抄份。
而之后,蘇東便同江總、圖安及另外兩位右衛(wèi)營侍衛(wèi)前往南徐城最有名的美仙慶元樓。
美仙慶元樓原叫美仙樓,是南徐城最有名的風月青樓,之內仙女無數,鶯歌燕舞,是南徐城達官富賈、士紳公子最流連忘返之地。
在蘇東繼位改元后,美仙樓又改名為美仙慶元樓,意在慶祝新帝開元,迎合新朝氣象。
美仙慶元樓以清商樂、歌舞為主,并有伴膳、伴寢,凡是常來美仙慶元樓的達官富賈、士紳公子都是清楚美仙慶元樓的規(guī)矩。
先與仙女共進膳食,再享受樂曲、歌舞,在味覺、視覺、聽覺盛宴之后,才是伴寢,享受天人之福。
蘇東初聽完這些規(guī)矩,便是不免忍俊笑出。
......

王東山
用語解釋:青樓女妓在唐朝時多稱仙女,將女妓比作仙女,乃是唐代文人的慣例,白居易詩句“疑是兩般心未決,雨中神女月中仙”錢起詩句“詞人載筆至,仙妓出花迎”,本文背景雖在隋、陳,但將仙女一說提出,也是調侃一下,望看過此章的女讀者平日里慎用小仙女,用本帝、本尊、本王、本座或者本虎,不都挺霸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