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過早飯,公孫紀(jì)帶著人猛攻東門,劉虞部將鮮于銀,見東門快頂不住了,又見北門攻城人兵馬不多,調(diào)來原守北門的一千兵卒。
公孫瓚見到北門守軍在減少,突然下令所有在北門的兵士全部攻城,片刻北門攻城將士猛攻,公孫見有兵士已經(jīng)爬上城墻。自己拿刀帶著親衛(wèi),親自攻城,士兵門見主公親自攻城士氣大漲,不一會北城墻上的公孫軍越來越多。
北城失守,士兵連忙下城墻打開北門,北門一開,埋伏在城外不遠(yuǎn)處的騎兵開沖鋒,不一會,騎兵進城,薊縣失守,騎兵在城內(nèi)大肆屠殺步兵。
田疇見北城失守,帶兵下城墻,和鮮于銀匯合想去救劉虞一起突圍,可公孫瓚帶著騎兵早就圍住了州牧府,公孫瓚命人撞開府門,里面雞飛狗跳,只見劉虞全身發(fā)抖的坐在州牧府大廳主位上裝逼。
公孫瓚上去就是一刀,砍了劉虞腦袋,田豫叫道:主公不可,可惜晚了,劉虞腦袋棹地上,脖子上血噴了幾米高。田豫道:主公為何如此心急也。
公孫瓚道:此老賊某早想殺之,處處于某作對,先帝在時就處處防我。不殺難解心頭之恨。哎!田豫道:劉虞死不足惜,可他乃漢室宗親,今雖天下大亂,但世間百姓乃心向漢室,主公欲成大事怎可受人以柄?
董卓殘暴無道,主公可見其殺宗室否?事已至此,主公對外就說劉虞城破自殺。公孫瓚點了點頭。然后下令把劉虞府上屠戮一空。
田疇,鮮于銀,閻柔,見州牧府以被攻破,只能往南城突圍,最后只帶著三百人馬逃往冀州,公孫瓚圍城后,城內(nèi)有近三萬人馬,連續(xù)大戰(zhàn),死了幾千,逃散一些,現(xiàn)還有近二萬人,都被俘虜了,公孫讓他們投降,在劉虞文臣齊周,魏悠帶領(lǐng)下全部投降。
公孫瓚打開府庫,糧食卻不多了,連續(xù)大戰(zhàn)那還有什么庫存,不得已公孫瓚又讓公孫紀(jì)派兵搶了幾家世家大戶,以充軍糧。當(dāng)張杰的大軍剛到真定,消息傳來,薊縣以破,劉虞被殺。
公孫瓚對外說劉虞自殺,可有自已砍下自己腦袋的自殺方式嗎?怎么做到?傻子都知道是不可能的。張杰隨后下令快速向薊縣進發(fā),而此時,公孫瓚的使者單經(jīng)來到青州,齊郡,臨淄城(今山東淄博)求見袁紹,袁紹現(xiàn)在已經(jīng)占領(lǐng)了青州的濟南,樂安,齊郡,等地,還占了一部分兗州的泰山郡,馬上要拿下北海東萊等地就可以全占青州了。
青州是戰(zhàn)國齊國固地,(后世山東省大部分)袁紹之所以還沒拿下北海,是因為沒找到借口,袁紹可不是公孫瓚,做事得講師出有名。而北海國(郡)有位大牛人,一般人還真不敢動。
他就是孔子孔仲尼的嫡系子孫,孔融,孔文舉,漢武帝后罷黜百家獨尊儒術(shù)。把孔老二推到了新的高度,天下讀書人都叫儒生,連皇帝都不離外。如果不是亂世,皇帝都不怎么敢動孔融。
袁紹也是一樣,他也有顧慮,打孔融容易,可名聲就全沒了,天下讀書人還不得罵死,所以袁紹打的主意和張杰對劉虞差不多。
張杰借公孫瓚殺劉虞,而袁紹借的是黃巾,聽說黃巾管亥,打北海,袁紹高興壞了,恨不得借兵給他,可半路殺出個程咬金,原來劉備在公孫瓚那混得不舒服,他是個梟雄不愿意做公孫瓚手下,一直都是借公孫瓚地盤養(yǎng)兵。公孫瓚看在同窗之宜的份上,才這么肯的。要是換別人早干掉他了。
可不知劉備怎么知道青州北海有黃巾在攻打,心思就上來了,他跟孔融在討董時認(rèn)識,也知道孔融手下沒大將。他也想來個鳩占鵲巢。歷史上徐州就這么搞的。
現(xiàn)在袁紹手上有六萬多兵馬,原來在平原帶過來就有近三萬,后在青州又招了三萬,袁紹想拿下北海,因為青州最富的就是北海??陕犝f劉備幫孔融打跑了黃巾,袁紹大罵大耳賊壞他好事,就就好比看到美女脫光了站在你面前,突然來人搶走了一樣。
袁紹正在生氣,這時有人通報公孫瓚使者到了。袁紹現(xiàn)在和公孫瓚可不是歷史上那樣,現(xiàn)在倆有同一個敵人張杰。所以馬上讓使者進來。單經(jīng)道:拜見明公,袁紹道:不知公孫伯圭叫你前來何事?
單經(jīng)道:張杰現(xiàn)在主力在攻打幽州,我家主公請明公出兵攻打冀州,哦,有這事?是的在下來的時候,張杰已經(jīng)帶兵快到常山了。
袁紹想了下,道:請使者先去休息容考慮考慮。單經(jīng)走后,袁紹叫來,許悠,逢紀(jì),郭圖,幸評,等商議。
袁紹道:剛得到消息張杰出兵幽州,公孫瓚派使者來了要咱們出兵冀州。諸位說說,咱出不出兵?
許悠管情報的,道:主公我也剛得到消息,公孫瓚正在攻打劉虞,張杰出兵幽州應(yīng)該是劉虞向張杰求援。
那咱們出不出兵呢?郭圖道:主公圖以為咱家不應(yīng)出兵,原因很簡單,咱們現(xiàn)在馬上要攻北海了,如果分兵去攻冀州,兵少了沒用,兵去多了,咱們就沒有力量打北海了,而且還要防備曹操攻泰山,咱們兵力不夠。咱們應(yīng)該先打下北海拿下整個青州,然后再看情況,是先拿徐州還是攻打冀州。
逢紀(jì)道:主公紀(jì)以為還是要攻冀州,現(xiàn)劉虞可能以滅,公孫瓚如果再被張杰消滅了,那咱們就麻煩了,張杰滅了公孫瓚下一步就是南下,所以咱們不能讓張杰滅公孫瓚。袁紹覺得也有理,問道:子遠(yuǎn)你說說。
許悠想了下道:元圖說的對也不全對,張杰北上去打公孫瓚,公孫瓚應(yīng)該打不過張杰的,但張杰想滅公孫瓚還不太可能,最多是張杰趕跑公孫瓚,把原來劉虞的地盤占下。
還有就算張杰滅了公孫瓚也不可能南下來打咱們,張杰會先取并州,就算取了并州,還有烏桓,匈奴等,在沒有把這些北方威脅除掉,張杰是不會南下,就算南下,也不會是咱們青州,應(yīng)該是兗州。所以主公不必?fù)?dān)心張杰來攻我們,悠敢肯定五年內(nèi)張杰不可能南下。
許悠雖人品不怎么樣,但智力還是蠻牛逼的,張杰其實就是這情況,公孫瓚哪有那么容易滅啊,歷史袁紹打了近十年才滅掉。袁紹又問,那咱們還出不出兵?
許悠道:出兵,但不是去攻打冀州,而是幫公孫瓚拖延時間。何為?許悠道:張杰在平原有牽招一萬兵馬守衛(wèi),這次張杰北上并沒有調(diào)牽招部,說明張杰一直防備咱們,以咱們的兵力,主公想攻下冀州也不太可能,因為在勃海還有王直的一萬人馬,這樣就有兩萬人馬了,咱們攻打二萬人的城池太難了。
就算是一萬人把守的平原也難,黎陽之戰(zhàn)也是這個牽招守的,當(dāng)時只有五千守軍,咱們?nèi)f,最后結(jié)果悠就不說了。所以咱們想搶在張杰在幽州的情況下快速攻入冀州,不太可能,可要是慢了,張杰必定會調(diào)兵來援,咱們又白忙活了。
與其最后白忙活,不如只派兩萬人馬去冀州,不與牽招接觸,咱們專打那些沒重兵把守的城池。一來給公孫瓚減輕壓力,張杰聽主公出兵必會在幽州撤兵,這樣就幫了公孫瓚。二來攻下些城池也可以得些錢財糧食。但只能搶官倉府庫,絕不能搶百姓的,如果搶百姓的,將來主公想攻打冀州就難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