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則思變,人若是活不下去便會想著魚死網(wǎng)破。
冬月初一凌晨,皇宮門前鳴冤鼓被敲響,寧??h出事了。
鳴冤鼓從陛下登基以來從未響過,此乃破天荒第一次,朝野震動。
凌晨正是熟睡時刻,文武大臣快速爬起來洗漱穿好朝服,恨不得多長兩條腿往皇宮飛奔。
皇帝同樣也是如此,他近日服了藥之后睡得很死,今夜突然被鼓聲吵醒,他猛地起身。
“快,伺候朕更衣?!?p> 守夜太監(jiān)宮女如魚貫入,忙忙碌碌很快把陛下收拾妥當(dāng),大殿內(nèi)官員站得整整齊齊,御史臺大人等著回稟情況。
“都查清楚了嗎?鳴鼓之人是誰?”
陛下精神不振,歪靠在龍椅上時不時打哈欠并以長袖掩飾。
御史臺大人與京兆尹合力率先控制了鳴鼓之人,人目前關(guān)在京兆尹府,盤查訊問時那人閉口不言,只說要面見陛下,這怎么可能?
“陛下豈是想見就見的,不識好歹,若再不說事情貽誤時機你可擔(dān)待得起?”
京兆尹大人一雙眼睛炯炯有神,盯得他頭皮發(fā)麻,他張張嘴欲言又止最終保持沉默。
京兆尹為官多年什么頑固之人沒見過,他自然有手段對付,保準看不到一丁點傷痕。
“你既無冤情呈稟,敲這鳴冤鼓便是戲耍滿朝文武,戲耍陛下,本官也救不了你,你走吧!”
說完,京兆尹轉(zhuǎn)身離開,如他所料,才走了五步,那人在背后哭了起來。
“大人,草民有冤情?!?p> 一番細說后京兆尹深覺事態(tài)嚴重,趕緊派親信把告狀之人羈押在京兆尹府,嚴加看管,自己則趕往朝堂。
當(dāng)陛下問起時,京兆尹從隊列中站出來。
“回稟陛下,鳴冤之人乃寧??h毛家村人,前天夜里毛家村幾十口人全部被官兵屠殺,只有他一人逃跑到京城敲響鳴冤鼓,狀告寧??h縣令草菅人命?!?p> 他說得激憤,文武大臣聽了亦然,大周治下上百年從未出現(xiàn)這種悲劇,陛下怒火攻心,當(dāng)場下令羈押寧??h縣令,并著令刑部立刻查清真相。
刑部尚書劉玉清大人在京兆尹處提了證人,沒成想當(dāng)天晚上他就莫名其妙中毒身亡,劉大人一時焦頭爛額。
陛下圣旨八百里加急,寧海縣令第二天被捕,為避免來京路上節(jié)外生枝,劉玉清命人十二時辰緊盯他不眨眼,自己親自趕往寧??h查案。
寧??h離京城不算遠,屬內(nèi)陸并不臨海,它是個富裕的小城,百姓多以種植藥材為生,小富盛名。
毛家村慘案震驚大周,村子被屠后,一把大火燒掉所有痕跡,想查案何其難也!
劉玉清到達寧??h時街市荒涼不復(fù)往日繁華熱鬧,偶爾一兩個人路過也腳步匆匆鮮少停留。
縣衙里,縣令師爺都被羈押,如今主事之人乃縣衙主簿,劉玉清來了亮明身份,主簿安排衣食住行妥當(dāng),劉玉清快刀斬亂麻立刻提審縣令。
然而,不僅沒有撕開一道口子,反而陷入迷惘中。
“大人,卑職是冤枉的,屠村放火勢強盜所為,他們假扮官兵是因為下官這兩年多次派兵圍剿結(jié)下仇怨所致,若真是卑職所為,那逃出去的毛家村人緣何平安抵達京城?寧海距離京城千里迢迢,卑職一路追殺總能要他的命,這都是圈套?!?p> 他言之鑿鑿又頗有道理,劉玉清頓時沉默,覺得再審下去無濟于事便吩咐人將他帶回牢房。
劉玉清覺得要捋一捋思緒,必要時得親自走訪百姓看看能否發(fā)現(xiàn)線索。
正在劉玉清一無所獲愁眉不展時,寧海又出事了,尖山村全村上下葬身火海無一生還。
兇手毫無線索,寧海百姓人人自危,手提鐮刀鋤頭等工具把縣衙圍得水泄不通,爛菜葉臭雞蛋往劉玉清身上砸,根本不給他開口的機會。
“鄉(xiāng)親們,請大家冷靜下來…”
“大伙別聽這狗官胡說,他們是一伙兒的?!?p> “大人,快進去躲躲?!敝鞑緩娦邪阉敫?,大門關(guān)上仍聽得到百姓在外面一邊罵一邊撞門。
劉玉清急得冒汗,下令士兵用梯子攀到墻上對著百姓拉開弓箭以示震懾。
兩方對峙,各不相讓。
劉玉清有不好的預(yù)感,他覺得自己小命要交代在這兒。
“到底是誰布下此局,目的為何?”他枯坐無頭緒,偏偏被困縣衙出不得門,案子又從何查起。
“大人,卑職跟您說說寧海的歷史吧!”主簿坐到他身邊向他說起往事。
寧海從前被山賊海某強占十來年,后朝廷派兵鎮(zhèn)壓,海某亡,朝廷將此處改名寧海,起安寧平和之意。
為解決百姓溫飽,朝廷派人到此處教授藥材種植,寧海才慢慢富裕起來。
“如此說來,真有可能是山賊后人報復(fù)?”劉玉清將信將疑,覺得很荒謬。
“卑職不知?!敝鞑敬藭r也是命運沉浮,哪有什么定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