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陳瓊就在王建和張正的陪伴下渡過青衣江,準備東去漢中游說高勇。
張正其實很想跟著陳瓊一起去,但是被陳瓊拒絕了。這件事的變數(shù)太多,帶著張正只會給自己增加累贅,而且他懷疑張正其實是想回去探望家人。不是說這樣不對,但是很明顯這兩件事湊一起很容易互相影響,陳瓊看起來年紀不大,但是腦子可一點不糊涂,這種扯后腿的事肯定敬謝。
不過離開的時候,陳瓊留了個心眼,偷偷告訴張正,如果事有不妥,就帶著李弦去峨眉金頂投素衣神尼,想來就算素衣還沒回來,她座下弟子應該也能庇護李弦。
王建并沒有像陳瓊來時那樣大張旗鼓的出動軍艦,只是帶了幾個隨從乘一葉扁舟就過了江。
因為是便衣渡江,沒有驚擾民間的行為,所以陳瓊看到青衣江上來往船只不絕,竟然頗為熱鬧。
王建看起來心情不錯,主動為陳瓊解釋說,青衣江北岸貧瘠,雖然駐軍也有屯田,但是遠遠不夠養(yǎng)活自己,所以駐扎的三萬大軍全靠這些來往商甲供應日常所需物資。
陳瓊隨口稱贊了幾句,心中卻覺得疑惑,按王建的說法,他這里明明是入超,要靠外來資源養(yǎng)活自己的大軍,那是需要真金白銀給付出去的,自己前世有個燈塔國,號稱世界一極,就為了心痛入超太多,不惜扮演無賴,滿世界撒潑打滾,王建居然有財力維持三萬大軍的日常,看起來從前蜀王撥款很是大方。
當然這種問題事涉機密,陳瓊不會自討沒趣,并沒有開口詢問。
到達青衣江南岸后,王建陪著陳瓊下了小船,與陳瓊飲了送別酒。王建向陳瓊說道:“先生大才,不知何日能再聞將進酒?!?p> 陳瓊一笑,拱手灑然而去。遠遠聽到王建向張正說道:“此真奇人也!”張正唯唯而已。
重過青衣江之后,陳瓊發(fā)現(xiàn)蜀中亂像更勝從前,青衣江兩岸有王建大軍鎮(zhèn)守還算平靜,再往東不過兩日路程之后,就可以看到道路上商旅幾乎絕跡,行人表情凝重,步履匆忙。在一家鎮(zhèn)上投宿之時客棧竟然沒有空房。
平日時和王建做生意的商旅來往不少,所以小鎮(zhèn)雖然不大,卻有兩家客棧,商隊行人來來去去,賺的就是流水錢,客房周轉率本來很高,沒想到現(xiàn)在蜀中大亂,返程的商隊旅人滯留不去,自然也就沒有了空房。
這時代的客棧與陳瓊前世的不同,單間其實不多,日常來往的客人為了省錢都是住大通鋪的,陳瓊剛離開師門的時候就見識過,一個大房間里兩側砌了土炕,人們在上面一個挨一個地睡上去,店家也不提供臥具,行李全靠自帶。當然陳瓊懷疑就算店家給準備被子,那衛(wèi)生條件只怕也沒人敢用。
所謂客滿,指的是沒有空余的房間,通鋪其實還是能擠擠的,所以店家看陳瓊單身一人,就建設他在通鋪將就一下,奈何陳瓊雖然沒有潔癖,可也絕對忍不了和陌生人擠在一起睡覺,毫不猶豫地拒絕了。
本來陳瓊都已經在盤算學德爺露宿荒野了,也不知道是店家看陳瓊年幼還是單純地心善,指點他去鎮(zhèn)上民宅中投宿。
陳瓊聽了大吃一驚,他前世就屬于半宅,業(yè)余時間好靜不好動,并不喜歡到處走動。工作當中出差自然享受出差待遇,也用不著給公司省錢,所以雖然聽說過民宿的大名,不過從來都沒有享受過。特別是在新聞里經常爆出民宿的問題后,陳瓊更是下定決心,寧可投宿青旅,也絕不布施民宿。沒想到在這個時代,竟然也已經有了相似的產業(yè)。
那店家倒也不嫌麻煩,還給陳瓊解釋了一下,原來這時代就算沒有戰(zhàn)亂,普通人的壽命也不長,曾經繁榮的大家庭說凋零也就凋零了,經常有人守著空房卻沒有進項,所以像這種旅人較多的鎮(zhèn)子,就有家有余房的人出租房間。
當然通常來說,除了那些家里男丁多的,普通家庭對于陌生人投宿的安全性還是有些疑慮的,一般來說只做熟客生意,不過店家看陳瓊年幼,長得又好,不像惡人,于是主動給他介紹了一家。
這鎮(zhèn)子不大,一共只有幾十戶人家,地址倒也好找,陳瓊沒費什么事就找到了地頭,提了店家的名字,就順利投宿成功。
這是一戶三間的民房,現(xiàn)在只住了老兩口,并有兩個幼童,據(jù)說是他們的孫輩,兩個兒子一個早夭,一個投軍,都不在家,正好有兩間空房可以出租。
陳瓊到的時候,另一個房間已經住了一個青年書生和他的童仆。
這時代民間尚武,書生也喜歡佩劍,基本上就相當于陳瓊前世社會哥戴的大金鏈子,既可以當成裝飾品,也可以表示自己不是好惹的。
書生自稱徐邈,字景山,及是關中大族徐家子弟,奉族長之命出門游歷,以增見識。
陳瓊見徐邈一身青衣,頭戴冠巾,足踏布履,穿著雖然普通,看起來倒也氣宇軒昂。再加上腰間懸掛的短劍,配合七分的長相看著相當順眼。只是他行走時腳步虛浮,顯然只是尋常程度的身體強健,并沒有武功在身。
徐邈見陳瓊聽說了他的出身后并沒有特別的表示,立刻就知道這少年并不讀書。因為關中徐家其實在讀書人當中很有名氣,現(xiàn)任族長徐鴻儒更是治學大家,與朝中吏部尚書李納言并稱南李北徐。通常來說這時代讀書的人聽徐邈說起家族,那都是要殷殷問起居的。
徐邈心中猜測,臉上倒是沒有表現(xiàn)出來,還很殷勤地邀請陳瓊一起吃飯。徐家本是大族,他又是長門嫡子,奉族長之命出門,銀錢上自然不會受委屈,手頭很有一些余財。
老兩口慣常招待客人,這時代又沒有外賣,所以家中炊具齊全,食材雖然不多,也足堪供給,很快為二人擺上了兩熱兩涼四樣菜肴,居然還有一壇淡酒。
這里的菜肴自然不如王建府中精美,不過陳瓊和徐邈也都不是食不厭精的主,只要杯中有酒,盤中有菜,倒也相談甚歡。
徐邈既然猜到陳瓊不讀書,自然不會去戳陳瓊的短處,只撿沿途見聞風景來說,一時間兩人倒也言談甚歡。
這兩個人一個是大族嫡子,家學淵源。一個兩世為人,見識不凡。談笑風生當中,卻都對自己的來歷目的諱莫如深,酒過三巡之后,居然都沒能盤出對方的底細,不禁都有些吃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