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校董會(1)
帝都學院,學院主樓的四層行政樓一處會議室內(nèi)擠滿了了人,不同年紀的人圍坐在一張長條的會議桌前,余下的人則安靜的坐在角落里聽著,其中分別是校務處主任王炳奎,教導主任趙東來和風紀處主任韓家序。
即使他們?nèi)齻€代表著學校老師的最高位置,但依舊無法參與到此次的會議當中,只能作為一名旁聽人員坐在旁邊,連開口說話的權(quán)力都沒有,因為那些坐在會議桌前的任代表著學院的最高權(quán)力,校董會和學生會。
坐在領(lǐng)頭位置的是副校長李國同,校長不在學院的時間內(nèi)由他帶領(lǐng)著校董會發(fā)號施令,而與他隔著長桌對望的是學院最大的自主官學生會會長王玥涵,一個剛滿十八歲的小姑娘。
這就是帝都學院的特殊性,學生會掌握著最大的選擇權(quán)和管理權(quán),校董會只能提出意見,采納和不采納都由學生會做主,也正是因為這條特殊的規(guī)定,歷代學生會會長都可以參加校董會的各項會議當中,并擁有投票選擇權(quán)。
這一屆的會長是王玥涵,或者說上一屆也是,連續(xù)兩屆的學生會會長,這在帝都學院的歷史中也是很常見的事情,畢竟聚集在這里的都是精英,而學生會會長更是精英中的精英。
“學生會是不是應該給學院一個解釋,花費了巨大的財力和物力都沒有完成今年的招生目標,再剛剛過去不久的招生月內(nèi),我們新學期的入學人數(shù)不及目標的百分之五十,更多的適能者(對于未覺醒異靈的人的統(tǒng)稱)因為錯過了學院錄取而陷入危險的局面?!崩顕o盯著王玥涵,這個話題他已經(jīng)不是第一次提了,雖然每次都以失敗告終,但是這一次他準備了充足的證據(jù),證明事情的真相。
“學生會不需要解釋原因,適能者尋找需要時間,而且很多的適能者根本就不具備覺醒的條件,沒有必要招進學院里來保護!”王玥涵毫不退縮的往回去,這個話題她也不是第一次回答。
兩句話的交鋒,雙方表達了自己的立場,整個會場再次安靜了下去,三位主任面面相覷不知該如何是好,坐了數(shù)個小時的冷板凳身體也多少出現(xiàn)了不適的感覺。
校董會的理事們看著桌子兩端爭鋒相相對的兩人,不約而同的選擇了沉默,作為副校長的李國同掃視著兩邊的同僚,忽然發(fā)現(xiàn)竟無一人幫襯自己。
“看來大家對于目前的招生很滿意啊!”李國同再一次開口,只是這次針對的不是學生會而是校董會的諸位理事。
“副校長這句話是什么意思?帝都學院的存在并不只是為了教學,這一點是從建校開始就立下的規(guī)矩,每年招生人數(shù)的下降也并不影響學院的運營,相反還可以讓學院運轉(zhuǎn)起來更加方便!“說話的是一位中年男子,作為學院的守舊派,他并不提倡改革,因為這樣會讓他加大對于學院的投資,每年花費巨額財富在一所毫無用處的學院上,這在他看來毫無意義。
“對,學院的人數(shù)越少,每年的運營費用也會更低,這對于我們來說是一件好事!“有一名理事提出了自己的意見。
周圍不斷的響起附和的聲音,看來大家對于少掏錢這件事非常在意。
王玥涵微微皺眉,目光緊盯著在座的各位理事,雖然目前大家一致表明的意思是不想大規(guī)模招生,但在王玥涵看來這是一個不好的勢頭,因為招生的事情居然和金錢掛上了關(guān)系,這不是一個好兆頭。
“如果大家是為了自己的利益,那學生會是不是該給一個解釋呢?“李國同嘴角微笑,話題如他所愿的轉(zhuǎn)到了學生會身上,”要知道大家的錢都是經(jīng)有學生會之手花費出去的,每一筆的來龍去脈大家就不想了解清楚嗎?“
“這個?“理事們相互觀望,不同的聲音響起,但都是圍繞著一個重點,那就是學士會多少也應該解釋一下每一筆錢財?shù)膩睚埲ッ},畢竟這可不是一筆小數(shù)目。
“學生會的每一筆開銷都在校務處明確登記,關(guān)于錢款的去向大家可以去校務處查閱資料!“王玥涵暗自思量,副校長處心積慮的想要奪權(quán),卻不可能輕易罷休。
理事們看向墻邊的校務處主任,雖然大家都很少出現(xiàn)在學院,但作為校務處主任的王炳奎,在座的還都是認識的,至少也是臉熟級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