竇太后頓了頓,字字沉重:“孤僨之君,生于沮澤之中,長于平野牛馬之域,數(shù)至邊境,愿游中國。陛下獨(dú)立,孤僨獨(dú)居。兩主不樂,無以自虞,愿以所有,易其所無?!?p> 什么叫數(shù)至邊境,愿游中國?
又什么叫愿以所有,易其所無?
冒頓單于當(dāng)真是覬覦年老色衰的呂后嗎?
不是。
他是在以此輕視漢室,羞辱漢室。
看——
你們漢室的太后,將成為我匈奴人的玩物。
你們漢室的土地,將被踐踏在我匈奴人的鐵騎下。
你們漢室的百姓,更將成為我匈奴人最下等的奴隸。
這是極度的挑釁!
呂后見信后自然是怒發(fā)沖冠,當(dāng)機(jī)召來了陳平及樊噲、季布等,預(yù)備斬殺匈奴使者,發(fā)兵北上。
樊噲說:“臣愿得十萬眾,橫行匈奴中?!?p> 季布卻說:“樊噲當(dāng)殺!
從前陳豨反于代,漢兵三十二萬,樊噲為上將軍,時匈奴圍高帝于平城,樊噲不能解圍。
天下歌之曰:‘平城之下亦誠苦,七日不食,不能彀弩。’
今歌吟之聲未絕,傷痍者甫起,而樊噲欲搖動天下,妄言以十萬眾橫行,是面謾也。
且夷狄璧如禽獸,得其善言不足喜,惡言不足怒也?!?p> 陳平亦為之苦勸,認(rèn)為漢室如今百廢待興,應(yīng)當(dāng)暫且放下這一時之辱,與民休息,萬不可再生戰(zhàn)亂。
呂后思索再三,最終隱忍謙卑地回了一封書信。
而那封回信,天子亦是熟記于心中。
他攥緊了寬大袍袖中的雙手,“單于不忘弊邑,賜之以書,弊邑恐懼。退而自圖,年老氣衰,齒墮落,行步失度,單于過聽,不足以自污。弊邑?zé)o罪,宜在見赦。竊有御車二乘,馬二駟,以奉常駕?!?p> 竇太后連身道好:“陛下記得便好?!?p> 她摸索著緩緩站起身來:“孤也累了,想去歇下了。
陛下是去看看嬪妃們散散心也好,還是繼續(xù)去宣室殿中處理政務(wù)也好。
隨便什么都好,孤只希望陛下時刻在心中默念一句話:雄心的一半是耐心!”
天子肅然應(yīng)是。
而隔墻傾聽的阿嬌又忍不住長嘆了一口氣。
原來——
原來就連外王母也不是絕對地反對征伐匈奴。
原來——
原來整個漢室都在等待,都在期盼。
那么——
在她死后,劉徹有從馬邑之圍的陰影中掙脫出來嗎?
他還有繼續(xù)征伐匈奴嗎?
還是說——
他最終也同先輩們一樣選擇了蟄伏,選擇了繼續(xù)積蓄力量?
沒有答案。
這個問題,誰也給不了她答案。
她在綿軟蓬松的絲被中,緩緩舒展了下四肢。
睡吧。
別再想這些了。
但紛飛的思緒,到底不由人做主。
不覺間,阿嬌又想到了呂后身上去。
作為開國皇后的呂后,按理來說本該為萬世景仰才是。
但呂后卻是漢室中一個深惡痛絕的忌諱,誰也不敢妄自提她。
因?yàn)榫筒钜稽c(diǎn),這天下險些便姓了呂。
所以,阿嬌一直以為呂后是漢室的罪人。
但好像并不是這樣——
她好像不止有過,也曾有過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