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深思幾許光彩漸 最是無言夏荷綻
夏夜安靜無波,卻是幾許清風佛來,伴隨而來的是縷縷清淡的荷香味,撲鼻而來的瞬間,仿佛這整個世界都安靜了一般。
上官婉兒很是喜愛蓮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高貴氣質,卻是不想往日的喜愛,今后的背道而馳。
人生這一條道路,終究是自己去經(jīng)歷、去收獲、去成長的,能不能堅守自己的底線也許就在一念之間,不然何以有一步錯,步步錯悔恨。
每個人堅守著的東西都不一樣,上官婉兒也是,親人也許是她最為堅守的,她不知道,自己若是連唯一的母親都失去后,她會做出怎么一般的人生選擇,每個人站在十字路口時,都是萬分焦灼的。
……
同樣的夜晚,同樣的星空下,連日來的雨滴洗滌了這一方天地。
納蘭玉嬌見司容璃睡的很沉,便輕手輕腳地下了床,向著外邊走去,一邊走一邊掛念著自己的雙親,自己出了這樣的事情,想必父母最是會心疼、會自責。
納蘭玉嬌也想回去,畢竟這里的一切終究是自己偷來的,自己的想法、自己的習慣、自己的一切都與這里是那般的格格不入,納蘭玉嬌很感激遇見的這一切,但不代表自己可以放下原來的一切。
漫無目的地走在這寂靜的小道路上,四周安靜的有些可怕,卻是轉眼見著了在荷花池旁的上官婉兒。
她著一身鵝黃色的服飾,整個人顯得那般的明媚不憂傷,卻是走近了看去,滿臉的憂愁與她那般的不相襯,這女子,亦是太過早熟了,想來這皇宮便是這樣罷了~
待走近了去,上官婉兒才發(fā)現(xiàn)了納蘭玉嬌的存在,一邊有些懊惱自己的粗心大意,一邊慶幸著遇見的是相識之人。
微唇輕啟,面目含笑到。
“玉嬌姐姐怎的今日一人來了這里,怎么不見璃兒姐姐呢?”
“這天氣太過炎熱,著實睡不下,璃兒她睡的早,我一個人便想著出來走走?!?p> “姐姐是從小就在這宮中長大的么?”
“不是,只是家中突逢變故,家中親人已不在,便拖了人將我遣送了進來?!?,說著不知是為了原主還是為著自己的不能回去的苦惱,心情微微下落了些許。
“玉嬌姐姐,都怪我,害你想起了這等傷心之事?!保贿呎f一邊很歉疚地對著納蘭玉嬌致著歉意。
上官婉兒知曉自己要“出去”,勢必須要借助別人,與其是怕一身才華無法施展,不若是怕一身無所作為老死宮中,與其他宮娥無所兩般。
這一夜,兩人相談甚歡。
……
自古男子多情,何況是手握天下大權的一國之君,唐高宗前兩年便察覺自己身體一日不如一日了。
很多事情都開始放權給了潞王李賢來做,只是武皇后對此卻頗有怨言,近兩年來,皆是武皇后一直陪伴在側,如今唐高宗放權給自己的兒子也罷。
唐高宗卻越來越將武皇后當作了一名政客,沒有了往日的情分,卻是越漸與年輕嬌媚的新進妃子萬般親近。
而自己的親生兒子也越發(fā)與自己走遠了,往日三五不時地便會來殿里看看,得了什么有趣的小玩意也會帶來逗弄她開心。
往日的一幕幕仿佛倒映了一遍在她的腦海中,細數(shù)這一生的前半生,最初是為了生存,后面心中有了花開,卻不料花開了一半,那賞花的人便走遠了。
雖然潞王不曾細心照料,卻也時不時地關懷著,卻不想這到了后來,本以為抓緊在手心的東西,卻仿佛細沙一般,一點點地脫離了手心。
孤獨越來越成為常態(tài),有時候她自己也會懷疑自己,自己這一生究竟是為了什么?追尋了半生,卻是換來無限的孤獨是為了什么?為什么男子可以對著無數(shù)個女子許下承諾,卻永遠不曾實現(xiàn)過。
這幾日,風平浪靜,仿佛一切都有著一條軌跡往前進行著,卻是沒人覺察到,史書記載眾口難評的一代女皇在這一刻開始籌謀著屬于她的時代。
……
因著潞王監(jiān)國,所以唐高宗廣尋天下有才之人,輔助潞王的一廂事宜。然潞王自己上諫唐高宗,希望原太子侍讀郎王勃能夠來輔助自己。
王勃到潞王宮殿的時候,納蘭玉嬌與司容璃在一旁伺候著,初初時納蘭玉嬌不知曉這來的人是誰,直到兩人相談甚久后,納蘭玉嬌才后知后覺地發(fā)現(xiàn)這是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
初唐有四杰,分別是楊炯、駱賓王、盧照鄰、王勃,而在這四杰中,最為熟悉與最為喜愛的便是王勃了。
雖說最初認識的是駱賓王的《詠鵝》,但是納蘭玉嬌還是喜歡王勃的“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保且环萸檎x是最為難得,當然,王勃《滕王閣序》中的“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也是美的讓人無法忘懷。
王勃的一生,雖然短暫可數(shù),卻也是才華橫溢、流光溢彩的一個美男子一枚,只是可惜,大抵是天妒英才,所以這般才華的人都早早地離了這世界吧。
李賢潞王這年不過也才十八歲的翩翩少年,再是沉穩(wěn)不過,也不可能對著這世間的趣事無動于衷,王勃之于李賢的情誼不是一般人可以比擬,不然也不會親自向唐高宗要來這人。
……
趁著空閑的時間,司容璃又萬般耍賴要納蘭玉嬌給做些好吃的。
納蘭玉嬌知曉這個人,不止是個小可愛,還是一個特別吃貨的小可愛,但是遇著她撒嬌,納蘭玉嬌是什么法子也沒有了,能盡量滿足她的都滿足,誰叫她來到這里的時候遇著的是她呢?
一臉無奈地隨著這個闖禍精進了廚房,雖然納蘭玉嬌以前的廚藝在那邊堪堪只能算的上不錯,卻是比這里大多數(shù)人廚藝好上些許。
納蘭玉嬌想,最主要的是勝在她見識了太多了美食,也嘗過了太多的美食,偶爾閑暇了還學做幾番,為的就是一個人的時候也能顧好自己那個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