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說這陳風看了《龍蛇演義》,便被其中所記載的各種拳術所吸引。自從他練了這八段錦與蹚泥步之后,深知其中奧妙,便想著若是能夠跟著書中所寫也練習一些高等的拳術,那豈不是更好?可惜這書中的故事雖然精彩,可對拳術之描寫卻還是不夠精細。
陳風一直對此耿耿于懷,可上天畢竟待他不薄,忽一日,還真就讓他給找到了一部《形意拳古譜》。
形意拳:
拳法總綱:
人之初生,尚由先天元神處事,一片純真,待到3,4歲時,后天神識逐漸產(chǎn)生,是故大多數(shù)人雖記得幼時之事,但對于1,2歲之事卻已全然記不得了。待到長成,女子以二七為數(shù),男子以二八為數(shù),五欲萌,一真散,后天神識終于占據(jù)主導地位,人也全然不復先天。再待后來,氣血漸衰,終返自然。
形意拳是由五行拳,五行連環(huán)拳,五行生克拳,再加上十二形拳組合而成。拳法之中又有明勁,暗勁,化勁三重境界,明勁易骨,暗勁易筋,化勁易髓,分別對應道家練精化氣,練氣化神,煉神返虛之境界。
所謂拳法不過拳腳一伸一縮,而周身之氣一來一回。形意拳以儒家至誠之念,旨在依序五行,錘煉陰陽,日久練習,自然全性保真,修得一片純陽。
基本呼吸方法:
所謂拳法雖無內(nèi)外之分,然呼吸卻有內(nèi)外之分。外家拳術大都以順式呼吸為主,內(nèi)家拳術則以逆式呼吸為主。
逆式呼吸:
修煉之初,應搭鵲橋,即舌頂上腭。逆式呼吸并不是深呼吸,而是呼吸之中絕不可有絲毫停頓,一旦停頓便落入順式呼吸。順式呼吸又叫用肺呼吸,吸氣時胸部鼓起,呼氣時胸部下沉,而逆式呼吸則又被稱為腹式呼吸,吸氣時小腹鼓起,呼氣時小腹下沉。初學者可不必拘泥于是否氣息真到小腹,只以意念引導,同時配合呼吸,日久則自然變?yōu)槟媸胶粑?p> 基本步法:
扣步前文有述,便不再贅述。
擺步:兩腳并列站立,其中一腳向前外翻,與后腳成90度,為擺步。
形意拳起式:
三才式:
取天、地、人三才所命名,取道家“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及“三體重開萬物張”之意又名三體式。
三體式乃形意拳修煉之根本,所謂練武不練功,到老一場空,拳法為武,則三體式為功。學者日久練習,便可在站樁時聽聞自身氣血之流動,甚至可以達到練血汞漿之效果。
三體式又分左三體式與右三體式,此處只講解左三體式,左腳在前,右腳在后即為左三體式。而右三體式則與左三體式基本相同,只是右腳在前,左腳在后。
三體式講究的是前三后七,沉肩墜肘,學者應將重心保持在尾椎,不可靠前,亦不可靠后。
修煉方法:
兩腳自然并列站立,雙手自然下垂放于大腿兩側,目光略向上平視,頭部自然松直。搭鵲橋。此即無極之勢。
左腳保持不動,右腳腳跟不動,腳尖向內(nèi)45度旋轉,同時兩手成陽掌從身體兩側高舉過頭,雙腿微曲,身體略向左擰。待雙手陽掌至頭頂會合,則下翻變?yōu)殛幷蒲刂袑m下放,待到下頜,則又變?yōu)殛幦路胖列「固?。此即太極之勢。
身體保持不動,右拳從中宮沿下頜伸出,變?yōu)殛柸?,置于胸前,略低于下頜。右臂自然前伸,手肘自然下垂。同時右腳45度擺步向前一步。左拳亦上翻變?yōu)殛柸4思磧蓛x之勢。
左拳從中宮經(jīng)下頜上升至右拳上,左拳外部手腕緊貼右拳內(nèi)部手腕,雙手皆成陽拳。同時左腳向前一步緊貼右腳腳踝處,腳尖自然向下浮空站立。
左右兩拳以兩手手腕為軸,同時下翻為陰掌,左掌向前,指尖斜向上,與眼平齊,左手手肘自然下垂,右掌自然向下貼于右小腹處。兩掌一前一后在伸縮之際如同在扯一條棉花,此即扯棉之勁。同時左腳向前一步,腳尖略微內(nèi)扣,距離以右小腿跪地恰巧到左腳掌腳跟為宜。
左右兩腿保持微曲,膝蓋亦略微內(nèi)扣,取道家抱元守一,混元太極之意,可得鯉魚打挺之勁。待站定,應心無雜念,目光注視左手食指指尖,此即儒家之誠。
收功之時,兩掌變?yōu)殛柸瑫r從身體兩側上升至頭頂,同時身體保持正直向右扭,待兩拳于頭頂會合之際,變?yōu)殛幦刂袑m緩緩下沉,直至小腹,同時身體再向左扭面向前方。右腳向前一步與左腳90度并列站立,兩腿由微曲緩緩變?yōu)橹绷?。此時保持不動,待周身之氣血回歸小腹后方可行動。
三體式乃形意拳之根本,陳風看到此處,便不再往后。他深知練習拳法應該循序漸進,絕不可貪多冒進之理。只有自己將三體式修煉得當,才有資格進行五行拳的練習。
陳風按照古譜依葫蘆畫瓢,很快就練的有模有樣起來。只是他之前雖然練過蹚泥步,下盤已經(jīng)有些穩(wěn)固,但是站起這三體式的樁功來,還是有些吃力,他先是覺得手臂吃力,然后再是覺得腿上吃力,漸漸的腿部開始抖動,有些吃不消了。陳風知道此刻已不再適合練習,便收功站了起來,他看了看時間,只有15分鐘。
他深知練習樁功不可勉強,應以站樁次數(shù)多,站樁時間短慢慢過渡到站樁次數(shù)少,站樁時間長。
一旦接觸到了形意拳以后,陳風就好像變成了武癡一樣,每日除了上課睡覺,便是練習這八段錦、蹚泥步,還有這新學的三體式。
陳風久練這三體式,自然而然便養(yǎng)成了無時無刻不在搭鵲橋的狀態(tài),而他的三體式也逐漸可以站的更久,基本上到達了45分鐘到1個小時的時間。
這日,當他再練三體式的時候,終于感覺到了身體血液的流動,就好像有什么聲音在耳邊響一樣,雖然很輕很慢。但是陳風也知道自己的三體式已經(jīng)練到了一定的境界,可以著手下一步五行拳的練習了。
于是他便打開了這本《形意拳古譜》,研讀起了五行拳的練法。
五行拳:
五行分別為金水木火土,分別對應五行拳中劈鉆崩炮橫。五行相生相克,故而又有五行連環(huán)拳與五行生克拳。
五行拳拳路簡單,直來直去,既不需要開胯,又不需要拉筋,既不需要跳高,又不需要俯地。非常適合初學者練習。
內(nèi)家拳法以呼吸為本,肺乃呼吸之器,是故練習五行拳當以劈拳為第一。傳聞山西李老能單練劈拳便長達四年之久,終成一代武林宗師。
劈拳:
劈拳屬金,似斧,如劈山。練習者久練此拳,自長肺氣,肺氣既長,則逆式呼吸更易,久之則成習慣。所謂肩催肘,肘催手,練習時在于一個整勁,最忌努氣,即憋氣,又忌拙力,即非拳路自然緩慢,而是人為緩慢,似乎體內(nèi)有兩股相抗之力,此即為拙力。
練習方法:
先站成左三體式。
左掌變?yōu)殛幦諝w小腹,再變?yōu)殛柸?,沿中宮經(jīng)下頜伸出。置于下頜之前,手肘貼于身體右側,同時左腳外擺45度向前一步。注意此處左掌變?yōu)殛幦諝w小腹之時如勾住一個欄桿一般,簡稱勾桿,此法即為魂入勾桿。
右掌亦變?yōu)殛柸瓘闹袑m經(jīng)下頜置于左拳上方,兩手手腕相接,同時右腳向前一步緊貼左腳腳踝,腳尖自然向下浮空站立,如兩儀之勢。
兩拳以雙手手腕為軸,自然下翻變?yōu)殛幷疲艺葡蚯?,指尖斜向上,手肘自然下垂。左掌落于左小腹,同時右腳向前一步,左腳墊步向前一小步。過程要慢,兩掌分開一前一后形如扯棉,一如右三體式。
待到站定之際,身體自然一陣顫動,就好像一把射了箭出去之后顫動不已的弓箭一般,此即身如反弓之法。
待顫動稍歇,再變換方向前進,如此在左三體式與右三體式之間來回變化,即為劈拳。
劈拳轉身之法:
因五行拳直來直去,若遇到前方無法再前進之地,應當轉身再繼續(xù)練習。
劈拳轉身時,若此時呈左三體式左腳在前,則左腳腳跟不動,腳尖內(nèi)扣,與右腳成內(nèi)八字站立。同時雙掌變?yōu)殛幦?,左手陰拳亦向?nèi)扣放于左小腹處。再行劈拳之法,仍為左三體式,然后循環(huán)往復即為劈拳。
陳風學了這劈拳講義,便默默練去。
時如逝水,轉眼間又到了寒假。陳風原以為這個寒假可能就只能靠練習拳術來消磨時間了,可不知是因為近來陳風表現(xiàn)得比較好的緣故,還是其他的什么原因。陳風的父親又將家里的寬帶給開通了,這下子可把他給樂壞了。
很久沒有玩過游戲的陳風一下子就來了興致,他一回到家就連忙開始在這個諾大的網(wǎng)絡上面尋找了起來,看看有沒有什么新出的游戲。
你還別說,不一會兒的功夫,還真的就給他找到了這么一款古典神話類型的網(wǎng)絡游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