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下了手,胡軫又哪里會再猶豫。于是一聲招呼,旁邊的楊定也出手了。兩個人,兩條槍,把徐榮一起捅翻馬背。然后梟其首級,高呼道:“徐榮已死!涼州人不打涼州人!”
頓時戰(zhàn)場之上,就是一陣混亂。
徐榮久在軍中,頗有威信。他的鐵桿心腹們,見徐榮遇害,頓時就是雙目血紅,咬牙切齒,破口大罵著向胡軫、楊定撲了過來。欲與胡軫、楊定拼個你死我活。
與此同時,李傕等人見徐榮已死,不由大喜,也各自帶兵,一陣猛攻猛打。許多人回頭一看,徐榮已經(jīng)死了,得,那就投降吧。他們本來就都是董卓麾下部隊,這自家人投自家人,那是一點心理障礙都沒有。
戰(zhàn)場之上,降的降,戰(zhàn)的戰(zhàn)。李利見敵軍之中亂作一團,便問李傕道:“叔父,胡、楊二將軍既然已降我,何不出兵助之?”
李傕聽了,嘿嘿一笑,道:“再等等?!?p> 不止李傕,其余諸將也是勒馬看著胡軫、楊定與徐榮的心腹部曲們短兵相接。賈詡趨馬行到李利旁邊,淡淡道:“胡軫、楊定今日能賣徐榮,他日便能賣我。此二人,若是與徐榮一并死了,才是最好?!?p> 李利聽了賈詡的話這才反應(yīng)過來,心中不禁嘆道,真是沒一個省油的燈。自己這么單純,遲早要被人給陰死。
胡軫和楊定為了偷襲徐榮,只好跟在徐榮身后。正是因為跟得太近了,徐榮一死,他周圍的親衛(wèi)們,瞬間就把胡軫和楊定給包圍了。
將領(lǐng)的親衛(wèi),都是將領(lǐng)私人培養(yǎng)的絕對腹心。他們存在的意義,就是為自己所服務(wù)的對象擋刀子。徐榮死了,還是以這樣一種恥辱的方式死去,他們不禁悲憤莫名,一個個的都不要命了,一窩蜂沖了上來。
對于這一群勢若瘋虎,把命不要的人。胡軫和楊定再是能打,也不淡定了。而其余的兵馬,因為驚變來得太快,還處于懵然狀態(tài)沒反應(yīng)過來。所以能幫胡軫、楊定的,也就只有他們自己的親衛(wèi)了。
兩伙人絞殺成了一團,刀光劍影中,殘肢亂飛,鮮血四濺,不時有人慘叫著倒下。徐榮的衛(wèi)隊把命不要,只想著為徐榮報仇雪恨。很快,胡軫和楊定就擋不住了。
胡軫和楊定大叫起來:“稚然何在,速來助我!”
李傕被點名了,眾目睽睽之下也不好再拖延了。畢竟這事都是他一手操辦的。人家聽你的把活干了,現(xiàn)在你就想著不管不顧,這不是敗人品么。
李傕也扯著嗓子大喊道:“文才,整修勿慌,我來也!”
等到李傕率部殺到,胡軫已經(jīng)死于亂軍之中,只從一群人中,把楊定給搶了出來。對于徐榮的鐵桿,李傕自然不會手下留情,大手一揮。身后士卒如狼似虎般一擁而上,亂刀齊下,剁為肉泥。
一場大戰(zhàn),還沒開始就戲劇性的結(jié)束了。李傕等人盡并徐榮、胡軫部曲,勢力聲威更甚。消息傳到了長安。群臣大驚。呂布在家中聞信,就恨聲道:“王子師,無能之輩耳!若用我言,何至于此!”
王允,世家子弟出身,從小就名聲遠揚。及至出仕,更是出類拔萃。尤其是他與宦官張讓的斗爭,為他爭取了巨大的名望。許多士人認為他有君子的風(fēng)范和氣節(jié)。
初平元年,王允接替楊彪成為司徒和尚書令,一舉成為朝廷中的超級大佬之一。面對風(fēng)雨飄搖的朝廷和作威作福的董卓。王允選擇了隱忍。潛伏爪牙的同時,暗底里又不斷的聯(lián)絡(luò)仁人志士。終于在今年,一舉發(fā)動,掀翻了董卓這座壓在朝廷頭頂?shù)拇笊剑€這天下一個朗朗乾坤。
至此,王允的聲望,達到了巔峰?;蛟S是被董卓給壓制久了。在鏟除董卓之后,王允就開始有點飄了。董卓死后,他兼錄尚書事,與呂布一起執(zhí)掌朝政。但王允骨子里,其實又看不起呂布這么一個武夫。共同的敵人消失之后,他與呂布的蜜月期也迅速宣告結(jié)束。兩人桎梏不斷的同時,王允也同時把朝廷百官給得罪了。
以前王允姿態(tài)擺得很低,凡事都與諸臣有商有量。結(jié)果在鏟除董卓之后,就似乎變了一個人般。臉上的笑容不見了,少見溫潤之色。有事也開始獨斷起來,不再循權(quán)宜之計了。是以群下不甚附之。
尤其是王允因為蔡邕感嘆董卓之死而將其下獄,使得蔡邕死在獄中。這次事件之后,王允更是失了人心。
蔡邕是前太傅胡廣的弟子,前司徒橋玄的故吏,蔡家也是高門大戶,蔡邕叔父蔡質(zhì)曾為衛(wèi)尉。最最關(guān)鍵的是,蔡邕學(xué)富五車,曾與楊賜、馬日磾?shù)热艘黄鹫?jīng),歷史上著名的熹平石經(jīng)就是出自蔡邕之手。他還與盧植、韓說等人在東觀一起修史,寫的書叫《東觀漢記》。而在金商門事件中,蔡邕因為密奏事件而遭到迫害,為他也賺取到了巨大的聲望。
連董卓把持朝廷之后,也因為久聞蔡邕的大名而強征他入朝為官,三日之內(nèi),歷遍三臺。就這么一個在朝野都有著巨大的聲望和不錯的名聲的人,你王允說下獄就下獄,說弄死就弄死,這也太剛愎自用了吧?與董卓又有何區(qū)別呢?
王允能力很強,但性格也有缺陷。之前弄死董卓之后,呂布和他商量要不把涼州諸將一起給殺了。王允想了想沒同意。但卻又遲遲不下赦書。
本來王允與士孫瑞商量過了,要給涼州諸將下赦書,以安其心。結(jié)果事到臨頭王允又反悔了。他覺得部曲聽從命令沒錯。如果把涼州諸將定為叛逆再去赦免他們,恐怕涼州諸將們會心疑不安。這是什么鬼理由!李傕郭汜知道了只怕是要哭出來!
滿朝文武都知道董卓死了,但涼州軍不安撫好的話就是一個大炸彈。王允拖延不決,其他大臣就先慌了。忙忙找到王允來給他出主意。說現(xiàn)在這么個情況,想要解決涼州軍,最好的辦法就是請皇甫嵩出山,讓他擔任涼州軍的指揮官。然后就近安排他們駐扎下來。這樣就沒事了。
皇甫嵩將門之后,平定黃巾,破滅王國,威震天下。他與朱儁、盧植號稱當世三大名將。以他在軍中的威望,鎮(zhèn)壓個沒了董卓的涼州軍,舉手之勞罷了。
結(jié)果王允也不同意。他的理由是董卓死后,函谷關(guān)會打開,恢復(fù)與關(guān)東的交流。關(guān)東反董諸將和他王允因為共同的斗爭目標而是一伙人。他若是對涼州軍太好了,恐怕又會使關(guān)東諸將們疑心。
這也不行,那也不行,這拖拖拉拉的,一來二去,終于等來了涼州諸將起兵造反的消息。這下好了,只能手忙腳亂的派徐榮、胡軫率軍出去抵抗。
結(jié)果徐榮、胡軫出去沒多久,就有消息傳來,徐榮戰(zhàn)死,胡軫、楊定率眾已降。
這下,王允也傻眼了。
關(guān)中本來就是涼州軍的勢力范圍,不然董卓為什么要挾持天子和朝廷遷都到這里來。這關(guān)中的軍隊,現(xiàn)在除了長安城里的,其他的就都是涼州叛軍了。這下如何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