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筆與刀

第二章 人禍

筆與刀 離家的小鐵匠 3635 2019-03-21 16:21:29

  大燕帝國的朝堂不知道從什么時候起,成了文臣武將爭權(quán)奪位的戰(zhàn)場。以兵部和吏部為首的兩支政治勢力架空了曾經(jīng)至高無上的皇帝。或許也是因為大燕朝現(xiàn)任的皇帝姬睿,不熱衷于朝政,把權(quán)利放歸朝堂的緣故。對于皇帝的放權(quán)行為,大臣們喜聞樂見;而皇帝對于大臣們對權(quán)力的趨之若鶩,卻樂享其成。就這樣皇帝和大臣們互相相安無事,各自安好。

  于是大燕朝的朝堂,出現(xiàn)了武將熱衷勾心斗角,文臣卻期盼國有邊釁的怪現(xiàn)象。自古以來就是“文主諫,將死戰(zhàn)”的朝堂局面,在這代大燕朝卻截然相反。之后很長的一段時間,大燕朝文臣的主陣地吏部瘋狂的向西域諸國派遣官吏,大肆襲擾西域諸國,于是乎在大燕朝的西部邊陲戰(zhàn)火連綿數(shù)年。而朝堂之上,將軍們以犧牲戶部的代價奪去了朝廷掌握選拔官吏的禮部,每年為自己的朝堂勢力選拔善于心計的后備力量。

  大燕朝現(xiàn)在的武將集團是以豫親王姬佑、護國公梁世林和慶國公慶紀為首,主張養(yǎng)精蓄銳,謀圖長久;文臣集團則是以康親王姬侶、越親王姬康和安樂公陳穎為首,主張對外征伐,開疆拓土。他們的政治訴求,一直以來就是在朝堂上和邊疆上見真章,文臣集團的對外征伐順風順水,短短幾年大燕國就打下了西域高昌、樓蘭、鄯善、霍蘭等國,可以說西域諸國的抵抗勢力,之后就不再存在。

  在大燕朝打下西域諸國之后,大燕朝南邊的南楚和西南方的西蜀感到唇亡齒寒的意思,于是在重壓之下西蜀和南楚聯(lián)合起來,建立了攻守同盟。在各自的定位上西蜀由于地勢的優(yōu)勢最適合擔任主攻方向,而南楚由于與大燕一江之隔,攻守均處于不利,只能偏安一隅,做西蜀大軍的后方,負責西蜀和南楚與大燕接壤一線的防守。由于大燕朝的兩線作戰(zhàn)以及朝局動蕩的緣故,主張韜光養(yǎng)晦的武將集團認為可以與西蜀和南楚劃江而治;而主要勢力在西部邊陲的文臣集團,認為進攻是最好的防守,之后西蜀的廣元與大燕天水成了雙方對峙的主戰(zhàn)場。

  大燕的天水城,地處大燕西部邊陲,相較于西蜀的廣元城,在地形上是十分上佳的攻擊位置。而且經(jīng)歷了大燕經(jīng)略西域數(shù)年的征伐,大燕文臣集團支持下的西北軍團能征善戰(zhàn),其戰(zhàn)力絲毫不下于遠在大燕國長安城駐守的羽林軍。只是為了響應文臣集團在朝堂的經(jīng)略,一直未對西蜀的廣元城進行實質(zhì)的進攻,軍事上常有的“圍三闕一”,在這場大燕和西蜀的對峙中,展現(xiàn)的淋漓盡致,西蜀舉國之兵被集攏在廣元、巴中和漢中一線;南楚為了響應西蜀的軍事動作,也同時鄂州陳兵與大燕國的武將集團進行武力對峙,一時間大燕和南楚之間的江水戰(zhàn)艦云集,戰(zhàn)旗密布。

  大燕與西蜀、南楚的對峙從大燕乾元三年冬季,直到乾元四年春,由于北方蒙元的南下,宣告暫時結(jié)束。大燕乾元四年的春天,年初的連綿數(shù)月的暴雪,終于告一段落,北方蒙元的強大戰(zhàn)爭機器,在間隔五十多年后,再一次展現(xiàn)出他強大的動員能力,“十萬青年十萬軍,”馬背上的游牧民族,從來就是與農(nóng)耕文明最為不相容的存在。同樣也是“肉食”文明和“雜食”文明的一次碰撞。蒙元部落恢復蒙元帝國的名稱,年老的拓跋重光在復國不久,就因病駕崩。蒙元帝國的權(quán)利棒也交接到新一代的拓跋兀術(shù)手中。自古以來初登帝位的年輕天子,都有著一種盲目的自信,妄圖開疆拓土,拓跋兀術(shù)也不例外,他夢寐以求的就是重現(xiàn)大蒙元帝國的榮光,恢復當年失去的關(guān)中牧場和燕薊二州,之后再圖謀大燕國的全部國土,一統(tǒng)中原。

  蒙元帝國的拓跋一族在清除一統(tǒng)北部草原的最大障礙耶律家族后,徹底統(tǒng)一了北方分裂多年的草原各個部落。借助清洗耶律家族的機會,排除異己,在草原各部四處出擊,匯集軍兵。在大黑河的南北兩岸,匯集了整個蒙元帝國二十萬的騎兵方陣,雜兵、輔兵更是不計其數(shù),一時間戰(zhàn)將云集,年輕的拓跋兀術(shù)更是有了橫掃天下的決心。

  而在天水、廣元對峙的大燕國精銳軍團,也由于需要防范西蜀的舉國之兵難以動彈;江水一線與南楚對峙的武將地方勢力也因為南楚的牽扯,同樣抽不出身。整個大燕國只剩下一支駐守長安的羽林軍,可以北上迎敵,此時的羽林軍,早就不是立軍之初的鐵血軍團,曾經(jīng)“國之屏障,為國羽翼”的羽林軍,現(xiàn)如今只是文臣和武將集團雙方爭斗的一處戰(zhàn)場。五萬多人的羽林軍編制,絕大多數(shù)是臨時掛靠的貴族子弟,拉不得弓上不得馬的功勛階層。黨爭的弊病這時候卻成了大燕國最大的要害,整個大燕國戰(zhàn)力最強的西北軍團,勢力最為龐大的武將地方勢力,這時候卻是互為掣肘。北方的大燕地方駐軍在蒙元帝國鐵騎的沖擊下,一觸即潰,遼闊的北方平原,成了蒙元驃騎鐵騎的天堂,短短半旬,蒙元的烽火已經(jīng)燒到了大燕國長安城下,這是五十多年來,大燕的國都第一次被敵國攻擊。

  蒙元的兵臨城下,讓曾經(jīng)在朝堂上叱咤風云的文臣集團和武將集團慌了陣腳,之前舌戰(zhàn)群儒,馬踏千軍的豪情壯志,這一刻只剩下想要活命的想法。二十萬大軍圍困長安城,連綿數(shù)十里的長安北城墻,這是顯的很是脆弱,長安城駐守的羽林軍,加上長安周邊地區(qū)的勤王駐軍,湊在一起才十五萬人,兵器甲具還做不到人手一副,如今卻要守住這座被重重圍困的長安城。

  乾元四年春分,今日的早朝,氣氛格外的壓抑。上朝半個時辰,無論是文臣還是武將,都是一言不發(fā),一直到龍椅上的皇帝姬睿,詢問眾大臣有何退兵良計,下邊的眾大臣才開始議論紛紛。

  “啟稟陛下,蒙元賊兵現(xiàn)駐扎于長安北邊的北定門和東面的東平門,長安城的南邊和西邊有小部的蒙元游騎兵巡視,現(xiàn)情況危急,長安城注定難守,現(xiàn)如今還是與西蜀、南楚議和,召回西邊的西北軍團,軍情刻不容緩,請陛下定奪,”豫親王姬佑率先發(fā)難。

  緊隨其后,武將集團的附庸們紛紛附議連聲,聲勢形成一邊倒的局面。

  “哼,議和?議和就是要割地、賠款、辱國!列主列宗也不會愿意,西北軍團現(xiàn)在牽扯著西蜀舉國之兵,牽一發(fā)而動全身。南邊有江水天塹,南邊的兵馬可以調(diào)一部分回來勤王拒敵,陛下,軍情如火啊,陛下!”康親王姬侶滿站出來穩(wěn)定文臣集團的局勢。

  “護國公!你世代將門,你以為該當如何?”見爭論不下,姬康點了一直沉默不語的護國公。

  “陛下!臣…臣認為,皆不可!”

  “哦?怎么說?”

  “陛下!蒙元圍困長安城,而我主力卻在西邊和南邊與西蜀、南楚對峙,正所謂牽一發(fā)而動全身,外軍萬萬不可調(diào)動。更何況賊兵只圍了長安北和長安東的城門,怕是他們也害怕被我們召回的外軍形成夾擊之勢,現(xiàn)如今賊兵空留下長安南邊和西邊防御大開,怕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他們真正的企圖是我大燕過戰(zhàn)力最強和兵力最多的兩支力量,他們是重騎兵,擅于陣前沖殺,我們勞師遠召,怕是恰恰中了他們的計策。只怕是我們的外軍剛召歸長安城下,就成了他們蒙元重騎兵獵殺的對象,臣之拙見,望陛下納言?!?p>  “護國公所言甚是,不愧是我大燕國的護國公!可不召外軍拒敵,我如何克敵制勝?”

  “臣以為,如今克敵的唯一辦法,就是固守,蒙元勞師遠征,陣容龐大,糧草想必肯定不足數(shù)月,況且蒙元賊兵外出征戰(zhàn),從來就是以戰(zhàn)養(yǎng)戰(zhàn),我們奉行堅壁清野,不給蒙元一顆糧草,必可亂敵軍心。而固守的唯一難題就是糧草,請陛下著戶部籌集軍糧,以資軍備,方可克敵制勝!”

  “善!著戶部尚書問話?!?p>  “臣!曹元吉問陛下安!”站在文臣隊列中間的戶部尚書曹元吉,慌忙站了出來。

  “嗯,這次籌措軍糧,多多益善,預估一下需要籌集多少軍糧,才能夠守得住長安城?”

  “回稟陛下!長安城內(nèi)居民有200萬之眾,守衛(wèi)京畿的羽林軍五萬,上等軍馬十萬多匹,外召勤王的軍隊有十萬之眾,按每人一日消耗1升,儲備半年軍糧大概需要籌集1000萬擔?,F(xiàn)戶部存糧近200萬擔,城里的大同倉20萬擔,慶豐倉35萬擔,弘毅倉存有西北軍團軍糧50萬擔,臣加緊籌措,怕是一時也難以籌措到半年的軍糧?!?p>  “曹大人,恐怕不是吧?戶部的賬頭上我記得可不是這個數(shù),當初見西北軍團時,戶部曾組建了一個編制之外的糧倉,用來儲備當時西北軍團的軍糧,而這個糧倉卻恰恰在長安不遠的咸陽城,前幾天我一個小廝去咸陽,發(fā)現(xiàn)糧倉的糧食可是要溢出來了,當時這個糧倉的建造可是按照長安的儲備糧庫修建的,儲備這么多的糧草,卻說籌集不到充足的軍糧?莫不是西北軍團蓄謀造反?是不是西北軍團已經(jīng)在回長安的路上?想要趁這次機會和蒙元蠻子一舉攻破長安城?”一旁的護國公一陣發(fā)難。

  “護國公你血口噴人?西北軍團為我大燕國,開疆拓土,經(jīng)營西域,牽制西蜀,他們都是我大燕國的功臣,你這樣說不怕令將士們寒心嗎?”

  “是嗎?咱也不是那捕風捉影的人,我這里有一封西北軍團統(tǒng)領(lǐng)安樂公陳穎的密信,陳穎是誰?恐怕大家還都不清楚吧,他是南楚現(xiàn)任國君的親弟弟,這樣一個身份成謎的人卻擔任我大燕國戰(zhàn)力卓絕的西北軍團的最高統(tǒng)領(lǐng)?況且這封密信是我從陳穎的親兵衛(wèi)隊手里中獲取的,這封密信確是寫給那個將陳穎從一個敵國王子硬生生提拔為兵團統(tǒng)領(lǐng)的康親王姬侶的?其目的大家都知道吧,康親王姬侶、越親王姬康兩個陛下的親侄子,擁兵自重,裹挾君父,臣叩請陛下清君側(cè),以安天下!”

  “護國公!你!含血噴人,我等為大燕國立下汗馬功勞,僅憑一封書信就要定我們謀逆大罪,真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辭啊。”文臣集團首位的康親王、越親王這時一陣反駁。

  “曹尚書,這段時間盡快籌措軍糧,能籌集多少是多少,康親王、越親王的事情朝后再議,退朝!”皇帝姬睿見情況失控,揮手示意一旁的侍從退朝。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