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東牟警鐘
自下蔡縣的城樓上下來,程碩在項燕等人的簇擁著,很快見到了曹咎與劉賈,只見曹咎一上來便稟報道:“稟報大王,初入城池,民心不穩(wěn),截止目前我們已征兵將近一日,在城中才征到了六十余人,而且多半還是不聽教化,故而我前來建議,是否到城外去征兵,畢竟在村莊里面的兵源相對充足??!”
程碩皺了一下眉頭,為此發(fā)愁,卻又回道:“現(xiàn)在我們沒有打下九江郡,根基不穩(wěn),還不可冒進,征不到就先征不到吧,先把已經(jīng)征到的,尤其是那些愿意跟隨我們干大事的,要加快馴化進度,把他們都分開了,分散管理,萬不可讓他們聚堆兒了找事,一旦發(fā)現(xiàn)反叛的苗頭,就直接殺了,這件事由你自行定奪!”
“這些事我們已經(jīng)在做了,每兩個我們的人,帶著一個新招募的,大部分都還可以,一聽說可以有銀子拿,有的人比我們的人還要積極,不過有一件事,我要提前來稟明大王,就是有些手下不知輕重,在協(xié)助劉賈搜刮錢糧時,不但殺人了,還,還做出了一些出格的事!”曹咎又說道。
“什么?”程碩不禁看著他問道。
“就是那個,就是抓了一些女子!”曹咎說著還吞吞吐吐了起來。
程碩立刻也明白了他的意思,隨即卻又一臉不屑地說道:“抓就抓嗎,這等小事兒你自己看著辦,我什么都不管,我只要結(jié)果!”
“曹咎明白!”曹咎立刻又回道。
劉賈則又跟道:“稟報大王,除搜刮來的金子全部送到了縣令府之外,截止目前,我們還搜到了銀子約為四千三百兩,銅錢約兩萬,糧草約有兩千旦,已經(jīng)做好了準備,隨時可以發(fā)往九江郡!”
“這也等等,等打下九江郡的捷報來了再說!”
程碩也只是回了一句,便在項燕等人的簇擁下,要匆匆離開,哪知劉賈一邊跟著,一邊又說道:“還有一件小事,不知當講不當講?”
“說!”程碩則一邊走著一邊回道。
這劉賈便又淡然說道:“在搜刮銀兩的時候,我們遇見了一個挑事的,他說他叫沈小舟,他說大王進城的時候,他在自家的樓閣上看到大王您了,說認識您,劉賈想問一問,大王可曾認識他呢?”
“沈小舟?”程碩頓時就站住了。
這沈小舟,程碩當然認識,而且在私底下的關(guān)系,還不一般呢!
“難道大王真的認識他?”劉賈立刻就意識了過來。
“他現(xiàn)在何處?”程碩不禁問道。
劉賈忙又回道:“現(xiàn)在還在沈家的府上,從他們家搜出來的錢糧還不少呢,我特意留了六個人在那里負責看守,不敢妄加揣測他說的是真是假,故而前來稟明大王,看該如何定奪!”
程碩明顯又有些猶豫了,愣了一下才又回道:“先不管他!”
說罷之后竟又被項燕等人簇擁著揚長而去。
………………………………
東萊郡,東牟縣。
王龍讓吳用與關(guān)勝帶隊前去北??ぶг骺邹?,卻沒有想到,就在他們一隊人馬從城西離開后不久,另一隊人馬也出現(xiàn)在了東城外,為首之人,竟然是原東萊郡太守管統(tǒng)的親弟弟管治。
自東萊郡失守之后,這管治便領(lǐng)了八千步卒消失了,沒曾想,他們還一直隱藏在東萊郡的地界,這不,西面袁譚的大軍到了,他們才盡數(shù)冒了出來。
從時間的巧合上也不難看出,管治早已與袁譚取得了聯(lián)系。
只是湊巧,王龍所在的這個東牟縣位于東萊郡的正東北方向,剛好成了他們反攻東萊郡的第一個突破口,而且,管治還帶領(lǐng)了一部分水軍,人馬上已遠遠超出了一萬,他們浩浩蕩蕩而來,東城的警鐘也隨之敲響了。
“當,當,當——”
“這是有敵人來犯的警鐘!”
這鐘聲立刻傳到了王龍的耳朵里,同他一起的戴宗還提醒他道。
此時他二人剛好行走在大街上,突然聽到鐘聲,王龍還豎起耳朵聽了起來,只見與他同行的戴宗又跟道:“是東城門的方向!”
東城門預警?王龍立刻也反應了過來。
“快隨我一起去看看!”王龍脫口便對戴宗說道。
但他也只是走出了兩步,突然又停住了,又對戴宗說道:“不,你腿腳快,你快去南北西三個城門跑一趟,讓他們堅守城門,且不可被敵人鉆了空子!”
“那宿主的安危怎么辦,軍師臨走前特意囑咐,讓戴宗形影不離的!”戴宗卻一臉急切地回道。
“快去,形影不離個什么,去晚了,城池都沒了!”
王龍才不管他,見他還是不走,自己便先走了起來,朝著東城門的方向匆匆而去,等他走了一時,戴宗才執(zhí)拗了過來,就近先朝著北面去了。
東城門的警鐘一旦響起,大半個城池都能聽見,王龍倒不擔心目前在城中管理軍營的董平是否已知,而是直接去往了東城門,就在去往東城門的半道上,他剛好遇見了周通,正領(lǐng)兵向東城馳援。
“董平呢?”王龍還順便問起了周通。
周通則邊走邊回道:“回稟宿主,為防止敵軍聲東擊西,趁機從西南北三城潛入,董將軍正在調(diào)兵遣將呢!”
沒想到王龍的擔憂,董平早已想在了前頭,可一想到這里,王龍不禁又再次擔憂了起來,因為吳用與關(guān)勝把精銳已帶走了三百人,剩下的將士加起來也就一百多人,更何況還有一部分人正在支援監(jiān)獄,這平均一個城門能安排上二三十人,已經(jīng)很不錯了。
同周通他們一起,不知不覺地便來到了東城門,趁周通還在布置帶過了近四十名兵力,王龍沿著城內(nèi)的臺階,上了城門樓,這不上去不知道,一上去差點兒沒把他嚇死,只見在城門外,上萬敵軍高舉“管”字大旗,已經(jīng)擺好了陣勢,威風凜凜地正要準備攻城,別說是把城內(nèi)的一百多將士全部調(diào)過來,就是把城中的百姓都集中起來協(xié)防,恐怕也是螳臂當車,以卵擊石。
再看看城樓上與城內(nèi),王龍一眼掃過去都能查清楚人數(shù),城樓上的幾個,更是哆哆嗦嗦的,面對上萬大軍的到來,早已沒了膽子,第一次面對這樣的情景,他的心也開始慌亂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