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出征儀式
隨著最后一支有影響力的門派紅一門的珊珊到來,這支討伐邪教的遠征隊的主力部隊,才得以初具雛形,按照以前的傳統(tǒng),出征之前,還有一些儀式要去辦。
首先是占旗,預測吉兇,主要是看風卷旌旗的狀態(tài),如果旌旗獵獵,鳳舞上天,則為大吉,如果旗裹旗桿,縮成一團,則為大兇。
為了以防出現(xiàn)的大兇之兆,影響到軍心,這種儀式一般都是極少數(shù)人參加,這次也不另外。
青木邀請了幾位掌門前來觀看,舉辦儀式的地點就在南坡的占星臺,那是第一次正邪之戰(zhàn)之時留下來遺址。
因為已時隔多年,加上此地山風凌厲,如今已是破爛不堪,變成了殘垣斷壁,原先的占星臺是一個三級臺階的天壇,使用周邊的石塊壘砌而成,本就不會太牢固,再加上年久失修,已成眼下荒蕪的景象,不過這并沒有影響到儀式的正常進行,點燃三炷香,往旗桿上掛上一面鮮紅的旗幟,再豎起來,站在旗桿地下,觀看紅旗飄動的姿態(tài)。
旌旗隨著清風,心不甘情不愿地,顫顫巍巍地擺動著,就像是一個八十歲的老奶奶,拄著拐杖在街上閑逛著,這讓觀旗的各位掌門,站在旗桿地下干著急,臉上浮現(xiàn)出一抹難以名狀的神色。
隨后是祭祀,一般是宰殺牛羊等牲口,供奉天地,把鮮血滴在刀劍之上,這樣的場面原則上是號召全員參與的,同時也是一個凝聚決心,提升士氣的最佳的時機。
祭祀儀式上,兩個彪形大漢抬來了一頭,四肢被捆綁在一根木棍上的幾百斤的黑牛,放到了臨時搭起來的木架子上,任人宰割。
眾人圍了上來,歡欣鼓舞,身為盟主的青木從人群中走了出來,一位光著膀子的大漢雙手遞給他一把大刀,青木接過大刀之后,高舉在半空,底下各派人士立馬人聲鼎沸。
激動人心的時刻,只見青木手起刀落,那頭黑牛的頭顱就與龐大的身軀一分為二,牛頭掉到了草地上,從牛軀體里流出的鮮血滴在了牛頭上,把濃黑的頭發(fā)染成了鮮艷的紅色,鮮血向外四周流淌,侵染了一大片土地。
人是肉食性動物,看到血就興奮,祭祀的最高潮即將到來,隨著,青木大手一揮,三個身著藍衣的男子被全身捆綁著,衣裳不整的,扭送了上來,一雙雙目漏兇光的眼睛死死地盯著那三個人,而那三人眼神呆滯,低著頭看著地上,不作任何的掙扎,像是認命了一樣。
“這三個就是藍一門的爪牙,做盡了壞事,大家覺得應該將他們怎么處理?”,青木鼓動著在場的情緒。
“殺掉,殺掉……”,大家異口同聲整齊劃一地大喊著,聲音響徹了整個先鋒嶺。
“把他們的頭給我砍下來,插起來祭旗,剩下的扔到后山喂野狼野狗”。
站在邊上的少林派大師連忙雙手合十阿彌陀佛,神情肅穆,站在揮舞著手臂神情振奮的人群中,顯得無比的另類。
手起刀落,那三個人的頭顱猶如切菜般別砍落在地,鮮血噴出幾米高幾米遠,此時群情激昂,儀式的氣氛被烘托到了頂點。
儀式過后,廚子裝扮的幾個人磨刀霍霍向著被抬下來的黑牛,熟練地扒下黑牛身上厚厚的一層皮,破開肚子,挖出五臟六腑之后,剁成塊狀,扔進了沸騰的大鍋里,整套動作一氣呵成。
一個多小時的大火燉煮之后,撈了出來,分盤給各個門派分了去,并臺上的幾缸陳年老酒,給每人發(fā)一個酒碗,滿滿的倒上。
接下來的就是誓師大會,青木代表同盟發(fā)表了簡短的發(fā)言;
“此次出征邪教,務必抱著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決心,把邪教徹底從江湖上抹除掉,弟兄們,拿起你們手里的酒碗,喝下這碗壯行酒,不惜捐軀和所有,干”。
喝下這碗壯行酒,把酒碗用力的摔在地上,發(fā)出噼里啪啦撞擊聲,氣氛又被抬升到了一個頂點。
隨著號角的鳴起,各門各派扛著各門派的旗幟,幾千人人馬,組成了一條長龍,浩浩蕩蕩的踏上了討伐邪教的征途。
而那三個藍一門的頭顱則依舊插在竹竿上,眼眸放大了很多倍,目送著武林同盟朝著他們生前的門派大張旗鼓的挺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