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孔子問禮、高論生死法自然
匠兒幾斤選擇了道家副本,被傳送進去,匠兒幾斤可以在動畫里隨意走動,其它人完全當他是透明的。這像是走進了電影的世界。
匠兒幾斤站在了老聃母親的靈堂上,只見老子悲痛欲絕,不吃不喝,不眠不休,后來就坐在地上,沉思苦想,突然發(fā)現(xiàn)自己很笨,再次深思,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繃緊的整個人松了下來,頓時覺得又困又餓,叫人拿來飯菜,吃完就在靈堂上大睡一覺。
家將、侍女都覺得奇怪,等他醒來,問他為什么這樣?
老聃回答:“人生在世,每個人都有情感的一面,也有理智的一面?!?p> “有情感,所有人們相親相愛,和諧相處;有理智,所以明白道理,處理事情就不會亂套。”
“情感是依附于理智的;理智可以主導情感。用情感來控制理智,人就會昏庸無能,做事顛三倒四;用理智駕馭情感,人就會聰明智慧,做事有度?!?p> “母親生養(yǎng)了我,對我恩重如山,現(xiàn)在母親離我而去,我對母親的情感難以割舍,情難斷,這是人之常情。難斷而不用理智加以控制,就會亂了心神,所以悲傷,痛不欲生。剛才我坐在那一直閉目沉思,忽然閃現(xiàn)了智慧的曙光,用理智來駕馭情感,所以可以克制情感,可以處理事情。情感得到控制,事情得到處理,于是感覺到肚子餓了想吃東西,身體累了想要睡覺?!?p> 家將問:“理智怎么樣駕馭情感?”
老聃答道:“人的出生,都是從無到有的,從無到有,必將會從有回到無的狀態(tài)。試想,在很久以前,沒有我母親,也沒有我的時候,我們的母子之情也就不存在;有母親也有我的時候,才開始有了我們的母子之情;現(xiàn)在,母親去世,我還在人間,母親已經(jīng)歸于虛無,她已經(jīng)沒有任何感情了,只是我對她還有感情;到以后,母親和我都不在這個人世間的時候,我們的情感當然也就不存在了。”
“人的情感產(chǎn)生之前,與人們的情感歸于虛無之后,不是一樣的嗎?既然一樣,還要沉溺于這種情感,痛不欲生,不是很愚蠢嗎?所以,骨肉之情很難割舍,對于每個人來說都一樣,這是合呼情禮的;難以割舍而不加以控制,就是違背自然的法則了。違背自然的天道法則就是愚蠢的,我想到這些,所以想吃東西,并且可以睡得著了?!?p> 其它人聽了這些話,心中都能豁然開朗。
畫面漸漸變暗,全黑之后再漸漸變亮,就看到了兩個人在討論學問
兩人走到館舍外,老聃贈言:“吾聞之,富貴者送人以財,仁義者送人以言。吾不富不貴,無財以送汝;愿以數(shù)言相送。當今之世,聰明而深察者,其所以遇難而幾至於死,在於好譏人之非也;善辯而通達者,其所以招禍而屢至於身,在於好揚人之惡也。為人之子,勿以己為高;為人之臣,勿以己為上,望汝切記?!?p> 孔丘頓首:“弟子一定謹記在心?!?p> 爾后向外走著,行至黃河之濱,見河水滔滔,濁浪翻滾,其勢如萬馬奔騰,其聲如虎吼雷鳴??浊饋辛哆?,不覺嘆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黃河之水奔騰不息,人之年華流逝不止,河水不知何處去,人生不知何處歸?”聞孔丘此語,老子道:“人生天地之間,乃與天地一體也。天地,自然之物也;人生,亦自然之物;人有幼、少、壯、老之變化,猶如天地有春、夏、秋、冬之交替,有何悲乎?生於自然,死於自然,任其自然,則本性不亂;不任自然,奔忙於仁義之間,則本性羈絆。功名存於心,則焦慮之情生;利欲留於心,則煩惱之情增?!?p> 孔丘解釋道:“吾乃憂大道不行,仁義不施,戰(zhàn)亂不止,國亂不治也,故有人生短暫,不能有功于世、不能有為于民之感嘆矣”
老子道:“天地無人推而自行,日月無人燃而自明,星辰無人列而自序,禽獸無人造而自生,此乃自然為之也,何勞人為乎?人之所以生、所以無、所以榮、所以辱,皆有自然之理、自然之道也。順自然之理而趨,遵自然之道而行,國則自治,人則自正,何須津津于禮樂而倡仁義哉?津津于禮樂而倡仁義,則違人之本性遠矣!猶如人擊鼓尋求逃跑之人,擊之愈響,則人逃跑得愈遠矣!”
稍停片刻,老子手指浩浩黃河,對孔丘說:“汝何不學水之大德歟?”
孔丘曰:“水有何德?”
老子說:“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此乃謙下之德也;故江海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則能為百谷王。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此乃柔德也;故柔之勝剛,弱之勝強堅。因其無有,故能入于無間,由此可知不言之教、無為之益也。”
孔丘聞言,恍然大悟道:“先生此言,使我頓開茅塞也:眾人處上,水獨處下;眾人處易,水獨處險;眾人處潔,水獨處穢。所處盡人之所惡,夫誰與之爭乎?此所以為上善也?!?p> 老子點頭說:“汝可教也!汝可切記:與世無爭,則天下無人能與之爭,此乃效法水德也。水幾於道:道無所不在,水無所不利,避高趨下,未嘗有所逆,善處地也;空處湛靜,深不可測。善為淵也;損而不竭,施不求報,善為仁也;圜必旋,方必折,塞必止,決必流,善守信也;洗滌群穢,平準高下,善治物也;以載則浮,以鑒則清,以攻則堅強莫能敵,善用能也;不舍晝夜,盈科后進,善待時也。故圣者隨時而行,賢者應事而變;智者無為而治,達者順天而生。汝此去后,應去驕氣于言表,除志欲于容貌。否則,人未至而聲已聞,體未至而風已動,張張揚揚,如虎行于大街,誰敢用你?”
孔丘道:”先生之言,出自肺腑而入弟子之心脾,弟子受益匪淺,終生難忘。弟子將遵奉不怠,以謝先生之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