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北齊帝業(yè)

第六十八章考舉(二)

北齊帝業(yè) 拙眼 2277 2019-03-05 06:30:00

  銅雀苑因銅雀臺而得名,但事實上銅雀苑里不僅僅只有銅雀臺等著名殿宇。

  銅雀苑作為皇家園林,占地面積很廣,里面有不少空置的亭臺樓閣。

  到了這一日便全都空出來,作為考舉的場所。

  祖珽取得的是紅色的憑證,被分配到右側(cè)第八考場第二十七號座位。

  于是在眾人詭異的目光之下,這個眼睛不太好使的老頭一路靠問找到了自己的座位。

  祖珽這個模樣沒法不惹人注意,頭發(fā)花白,滿臉溝壑縱橫,一看就飽經(jīng)歲月滄桑,雖然衣衫很干凈整潔,可看上去也有些年頭了,尋常士子參與這么重大的考舉起碼還要穿的光鮮體面一點。

  更重要的是這個老頭走個路都要拄著拐杖到處敲敲打打好一陣才能辨別方位,這不是明顯眼睛不太好嗎?這樣的一個老頭也來考舉?

  眾人心里泛起了嘀咕,可是也沒有人多說什么,考舉即將開始,誰會在意一個跟自己沒有關系的人呢?只當是碰到了一個有趣的事情罷了。

  在公人的搜查之后,所有考生陸續(xù)進了考場,祖珽一路摸索著找到了自己的座位,這個倒是很容易,上邊是標注了號碼的。

  祖珽嘴里喃喃念了幾遍自己的號碼,確定了這就是自己的座位之后,這才坐下。

  案上放著三只毛筆,一方硯臺,就再也沒有其余的東西了。

  考舉規(guī)定由公人統(tǒng)一分配筆墨紙硯,不得自帶,另外所有發(fā)放的紙張都要署名然后回收,這是為了防止有人作弊。

  每個考場會安排一個考官監(jiān)考,另外還有四個公人全場巡視,從這就足以看出考舉的嚴格性還是很高的。

  祖珽對此很滿意,不嚴格一點怎么可以檢驗出每個人的真實水平呢?

  更何況這場考舉對于祖珽來說可是至關重要!

  本來如果陸令宣沒死的話他是不用和一堆人爭的,他和陸令宣也還有些交情,他之所以可以出獄是因為陸令宣保他出來。

  陸令宣原本還承諾助他重返朝堂,而后陸令宣卻被今上誅殺了,靠陸令宣回到朝堂這條路算是斷送了,所以他能不能翻身就看這一次。

  祖珽除了感到有些可惜也沒有別的感覺,本來陸令宣那女人是很狡猾的,可以在高湛這么挑剔的人眼皮底下存活并且逐步壯大,到最后把持整個后宮,她是千百年來獨一份。

  從這就可以看出陸令宣是多么狡猾和八面玲瓏,這是一個很會玩弄權術的女人,而且對今上也很有影響力,他如果想要在朝堂上站穩(wěn)腳跟,少不得還要跟陸令宣打好交道。

  只可惜陸令宣那臭娘們兒死了,還是造反、被自己親自奶大的今上給下令誅殺了滿門。

  祖珽這心里又是郁悶又是慶幸,郁悶的是陸令宣還沒有成功幫自己回到朝堂就這么死了,慶幸的是還好陸令宣沒有來得及把自己塞到今上面前,否則少不得被今上打上一個標簽,說不定陸令宣一掛自己還得陪著一起死。

  陸令宣聰明一世,可關鍵時候犯了糊涂,居然跟著高儼一起混,這女人果然再聰明也有限……

  要是為了她搭上自己,那可是大大的劃不來。陸令宣的一條命能有他祖珽重要?

  所有人剛坐下不久,考官便從門外進來,環(huán)視一圈,高聲喝道:“肅靜!考舉第一場算學馬上開始!”

  一個公人抱著一大沓紙做的考卷一一下發(fā),另外一個公人負責發(fā)放一張空白紙張,另外還送上一盒算籌。

  公人發(fā)放到祖珽這一桌,祖珽將準考證明拿出給他看,公人對了一下,將已經(jīng)寫好名字卷子發(fā)給他。

  隨后一盒算籌就放到了祖珽案上,公人面無表情的將一張空白的大紙放在他面前,指著紙張的左上角,輕聲道:“在這里寫好自己的名字、籍貫,紙張不得損毀……”簡單交代之后就離開了。

  之所以發(fā)放算籌是因為此次考的是第一場算學,對于學子的習慣來說,有了算籌做題會更加方便一點。

  然而眾人的注意里卻不在這算籌上,而是在這紙張上。

  祖珽撫摸著細白如絹絲的紙張,露出驚訝贊嘆的神色,居然還有這般好的紙張?據(jù)公人說這是給他們打草稿用的。

  這紙薄如蟬翼、滑如絹絲,而且柔韌非常。

  拿這么好的紙張來給他們作為草稿紙,饒是以祖珽的見多識廣也不得不贊嘆這真是大手筆。

  造紙技術雖然早在東漢時期就發(fā)明了,但是由于技術的問題,質(zhì)量好的紙張很少,大多做工都很粗糙,在書寫的時候常常出現(xiàn)毛細現(xiàn)象,寫出的字不好看,所以即使紙張問世這么久,可人們還是更加認可帛書和竹簡,這樣好的極品紙張是非常罕見的。

  同樣眼熱不已的還有很多人,如果不是因為紙張必須要署名上交,他們簡直都想將這紙張收藏起來,那里舍得用掉它?

  不過畢竟考舉更加重要,人們很快收下了對這張紙的贊嘆,將注意力集中道考題上。

  只是第一眼,便讓大多數(shù)考生失聲,有的考生目瞪口呆,“這……”

  這個時代要比明清時期更加看重算學方面的問題,而且南北朝時期還有隋唐時期也多有人編撰出算經(jīng)之類的學術著作,這個時期,事實上很多文人都精通算學。

  南北朝是算學的蓬勃發(fā)展時期,但凡是讀書人,對于算學方面也是不反感的,至少都會使用算籌,也多多少少讀過一些諸如《周髀算經(jīng)》、《孫子算經(jīng)》、《算術記遺》、《九章算術》之類的算學著作,有的水平高涉獵廣的還學過祖沖之的《綴術》。

  但是絕大多數(shù)學子也僅僅是學過而已,并不是精通,更何況這張卷子上足足記載了有二十多道算學大題!都是需要一一解答出來的!而且每一道都是中等難度以上!第一題便是令人頭疼的雞兔同籠問題!

  這就讓不少士子頭上冒出了汗??寂e果然不是那么容易的!

  見這考場中嘈雜聲亂成一片,考官皺著眉低聲喝道:

  “安靜!再敢喧嘩,逐出考場,取消考舉資格!”這才勉強將聲音給摁滅了。

  這邊祖珽快將考卷貼在臉上了,總算是一個字一個字的看清楚了上面的內(nèi)容,

  “今有雞兔同籠,上有三十五頭,下有九十四足,問雞兔各幾何?”

  目光轉(zhuǎn)到下一題,“今有物不知其數(shù),三三數(shù)之剩二,五五數(shù)之剩三,七七數(shù)之剩二,問物幾何?!?p>  祖珽興奮的手幾乎都在發(fā)抖,強行鎮(zhèn)定下來,再看向下一題,“今有雞翁一,值錢五;母雞一,值錢三;雞雛三,值錢一,凡百錢買雞百只,問雞翁母雛各幾何……”

  祖珽幾乎要控制不住仰天大笑,【這些題目不過爾爾,老夫全都會做!】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