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仁宮內(nèi),皇太后蔣氏,身穿華貴太后朝服,一張有些褶皺臉皮上隱隱有著一股子狠勁。只見她威嚴的坐在景仁宮主位之上,“諸位免禮吧”!
“謝皇太后”,所有太監(jiān)宮女恭敬起身,從這日起,這個后宮迎來了身份最尊貴之人。
第二日常朝,梁儲再次請辭,朱厚熜不批。終于在第三日,梁儲提出老家幼孫重病,祈求歸鄉(xiāng)。
朱厚熜勉十分為難,攙扶起梁儲,“愛卿如此決絕,朕心中十分不安,一路上愛卿小心,朕已命沿途驛站小心伺候著”。
“老臣謝主隆恩”。
“梁儲授勛光祿大夫、左柱國。原配馮氏誥封恭人,累贈一品夫人”。
京城外長亭,梁儲一家老小三輛馬車,緩緩向遠處駛?cè)ァ?p> 楊廷和目視遠方不知在想什么,一旁的將冕突然有感而發(fā),幽幽說道:“此時能全身而退,此乃大福也”!
梁儲一家遠行五十里后,黃錦出現(xiàn)在眼前。
梁儲絲毫不懼怕,上前怒斥,“黃公公,東廠來此是來抓老夫嗎”?
黃錦笑了笑,“梁大人,陛下豈是那種人,梁大人一路勞頓,陛下特意賞賜黃金百兩,綢緞十匹。當然這些都是身外之物,這里有一封陛下的私信交于梁大人”。
打開密信,只見上面赫然寫著,“梁愛卿經(jīng)此一別,也不知何時才能相見,朕想在腦海中還是與愛卿相見是場景。朕未及弱冠,幸有愛卿等人相助,才能有今日,朕銘感五內(nèi),愛卿可拭目以待,朕會給愛卿一個昌盛的國家”。
梁儲看完信后久久不語,對著京城方向磕了三個響頭,南下遠去。
六月初一,這是一月一次的大朝,凡在京五品以上官員皆要上朝,又稱小入閣。早早奉天殿從內(nèi)到外站滿了文武百官,也就是在這一日朱厚熜才能感受到大明王朝的氣派。
“吾皇萬歲萬歲”,上千人同時行禮跪拜,朱厚熜此時除了興奮更多的是責任。
視頻通話連接中...這是幾位先生極力要求,朱厚熜自然同意,可突然發(fā)現(xiàn),這種直播連接,竟然要支付直播費用,看著上面一萬兩銀子的費用,朱厚熜一陣肉疼。
張永怪異的將十張千兩銀票交給朱厚熜,甚至都不知道朱厚熜要那么多銀票去做什么。但為了能讓視頻中人見到除自己以外事物,朱厚熜只能肉痛一把。
想起昨晚歷史老古董的囑咐:“皇帝陛下,面對這樣的局面,若是非要讓您的人上位顯然是不可能之事。那吏部左右侍郎皆是陛下之人,那吏部尚書很難坐穩(wěn)位置。倒是那內(nèi)閣事關(guān)楊廷和權(quán)威定會全力爭搶”。
“先生可有解決之策”?
歷史老古董神秘笑了笑,“釜底抽薪,為什么內(nèi)閣之人一定要是陛下的人”?
“比如謝遷”!
看著下方跪滿一地的官員,朱厚熜心中大權(quán)在握的急迫感更加強烈。
“諸位愛卿,今日是月余次大朝,同樣也是朕自登基來第二次大朝。前日吏部尚書王瓊,被下獄,都察院可查出什么”?
都察院左都御史出列,“啟奏陛下,王瓊經(jīng)兩日審訊,拒不招供。不過當年他收買江彬錢寧一事,證據(jù)確鑿請皇上定罪”。
“楊閣老,這收買皇上左右侍衛(wèi)為何罪”?
“案例當斬”!楊廷和淡淡的說道,絲毫沒有之前顧忌王瓊為其搖旗吶喊的恩情。
朱厚熜有些皺眉,“此事是都察院查辦,東廠協(xié)辦,張永你那邊可有意見”?
“陛下,那王瓊上書,事關(guān)...”張永吞吞吐吐的看了眼楊廷和,“全部都是訴訟楊閣老的罪狀”。
“是嗎,反復小人不足聽爾”,朱厚熜直接將那上訴的書信丟到一旁。
這時王守仁突然出列,“啟奏陛下,王瓊雖有污點,擔其平定宸濠之亂有功,請陛下饒其一名”。
朱厚熜面色如常,一直在視頻整個朝會。
老漢推車:“這便是楊廷和,原來如此長相,那是張永啊,靠,原來歷史劇都是騙人的。不過這位心學圣人王守仁竟然長成這副尊容..嘖嘖”。
歷史老古董微微一笑,“這視頻咱們幾個看了,就算對人說,別人也不會相信。總之咱們知道便可,咱們可都是普通百姓,此事除了咱們幾人,切莫在讓他人知道”。
“有道理”!
工科秦博士:“沒想到明朝的大朝會如此盛大,這要多少官員。不過這明朝服飾真讓人詬病,我都懷疑我審美了”。
“你們看那蔣冕,真是個美男子。要是放在現(xiàn)在,那是典型高富帥型老男人,定會有無數(shù)的迷妹投懷送抱”。
歷史老古董一臉正色說道:“陛下,王瓊此人雖善于經(jīng)營,但其才能尤其是軍事才能不可多得,陛下可罰不可殺”。
朱厚熜點了點頭,原本他對王瓊印象極差,不過既然有老古董先生求情,那便饒了此人?!斑@王瓊雖是小人,但平定宸濠之亂有功,改為充軍綏德”。
議完此事后,朱厚熜繼續(xù)問道:“這王瓊職位空缺,朕想將其交給袁宗皋,諸位臣工可否”?
眾人相互交頭接耳,見楊廷和穩(wěn)穩(wěn)站在列前,無絲毫動作。
朱厚熜笑了笑,“那就由袁先生接任吏部尚書一職”。
“前日閣老梁愛卿突然請辭,朕心感不安,內(nèi)閣事關(guān)國家,不可一日空缺。諸位臣工有何人選”?
原本按照流程,由內(nèi)閣與六部九卿商議出候選人,成交給朱厚熜,最終人選由廷議決定。
只見楊廷和出列,“陛下,此事由內(nèi)閣與六部九卿商議,臣等推舉候選人有三人,分別是武宗十二年兼東閣大學士,入預機務(wù)的戶部尚書毛紀。第二人為禮部左侍郎,太子少傅汪俊”。說到這楊廷和深深看了一眼汪俊。
提到汪俊那一刻,汪俊身體一顫,而站在他前方的禮部尚書毛澄,更是身體抖動了幾分。
楊廷和繼續(xù)說道:“這第三人便是因得罪江彬之流被發(fā)配南京,原武英殿大學費宏”!
此三人一出,有失落有失望,還有幸災(zāi)樂禍,不過所有人目光都看向朱厚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