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古代言情

天照傳奇

第十八章 朝議

天照傳奇 銳子的弓 2502 2019-04-09 20:36:10

  次日,武德殿,早朝。

  高階上,承帝端坐在髹金雕龍椅上,接受階下群臣行跪拜大禮。階下,左右相領(lǐng)文臣立于左邊,定國候文老國公領(lǐng)武將立于右邊。

  承帝居高臨下,聽著眾臣議事,神色莫測。待到尾聲,見殿中紛擾歸于寂靜,方緩聲道:“眾卿,過了年節(jié),便是太后六十六的壽辰。昨日,毓榮長公主修書至,請求回京為太后拜壽。眾卿認(rèn)為,當(dāng)允,還是不當(dāng)允?”

  殿下先是一靜,繼而又沸騰起來。承帝眸光微暗,先是掃過站在右邊前列的定國候顧淵,繼而轉(zhuǎn)到左邊的右相寧旭,最后落在左相晏鳴身上,眸光又沉了沉。

  未幾,只見右相寧旭上前,恭聲稟道:“皇上,毓榮長公主身為北齊王后,進(jìn)京之舉,于私講,是為太后拜壽,于公講,則是一國王后來訪,兩者不可相提并論。故不能單純以為太后拜壽論之!”

  承帝聽罷,未置可否,輕敲御案,目光轉(zhuǎn)到左相晏鳴身上:“左相,你如何看待此事?”

  晏鳴緩步而出,雙眸微垂:“稟皇上,還望陛下告知,不知毓榮長公主信中可有言明,是毓榮長公主一人進(jìn)京,還是與北齊王一同進(jìn)京?”

  承帝輕輕一笑,意味不明的道:“毓榮信中所言,攜婿入京......”此言一出,殿下眾臣又是一陣沸騰。

  只見晏鳴沉吟一瞬,緩聲道:“既如此,毓榮長公主想是以出嫁女之身份攜婿進(jìn)京為母祝壽。而不是以北齊王和北齊王后的身份來訪?!?p>  略略一頓,又接著道:“只是,毓榮長公主作為一國王后,身份畢竟敏感。且近年來,北齊與我帝國接壤處的駐軍時屢有摩擦,北齊王進(jìn)京之舉,不可不防。”

  立于一側(cè)的右相寧旭高聲道:“皇上,毓榮長公主雖是帝國公主,更是北齊王后。遠(yuǎn)嫁北齊二十載,如今與北齊王一同來訪,此為國事,不可單純以出嫁女返京祝壽而論,而當(dāng)以一國王后來訪論之。且北齊王同來,定非單純?yōu)榱俗郏饼R王來意不明,應(yīng)當(dāng)慎重對待。”

  承帝聽罷,目光掃過左右相,再轉(zhuǎn)向殿中眾人:“眾卿以為然否?”

  戶部尚書程楷越眾而出,稟道:“皇上,近年來,北齊已逐漸減少朝貢,且一年少于一年。我朝屢次與北齊交涉,北齊均以連年旱災(zāi)推托之。但據(jù)我朝探查,北齊近年并無大旱之事發(fā)生。故,北齊王此次,即使以帝國女婿之身份進(jìn)京祝壽,亦不可不防?!?p>  文老國公亦大步踏出,聲若洪鐘:“陛下,北齊王姬世周繼位二十多年來,大力改革軍隊,整頓兵力,北齊兵力達(dá)到空前強(qiáng)盛。這姬世周更是北齊數(shù)代國主中少有的文武兼?zhèn)渲?,其人野心,定不限于一個北齊。陛下,此人日后,必是帝國大患,不可不防呀!”

  文老國公話音剛落,諸臣之間已嗡聲四起。

  承帝聞言,面色頓時陰沉下來,立即轉(zhuǎn)向定國候顧淵:“定國候,你和顧家軍長期駐守北齊邊境。依你看,北齊如今兵力,比之其他二國,如何?比之我天照帝國,又如何?”

  顧淵聞言,大步踏出,沉聲道:“皇上,臣觀北齊近年兵力,迅猛發(fā)展。三國之中,北齊兵力最盛,西凌次之,南詔最弱。與帝國相比,自是不及。”頓了頓,繼續(xù)道:“但是,北齊兵力雖遜于帝國,所差亦不遠(yuǎn)矣。”

  此言一出,石破天驚,群臣俱面面相窺,震驚當(dāng)場。高階上的承帝,已面沉如水。

  右相寧旭率先反應(yīng)過來,驚呼道:“定國候,我帝國兵力強(qiáng)盛,顧家軍更是勇猛之師,天下難及。定國候你身為帝國一軍主帥,切莫危言聳聽,以免擾亂人心,引起紛亂?!?p>  殿中瞬時響起嗡嗡聲一片,眾臣紛紛附言,顧淵身如淵渟岳峙,一動不動。

  承帝抬手示意,立于案下的閔來福抱在懷里的拂塵輕輕一揚(yáng),高聲道:“肅靜!”聲音尖細(xì)刺耳,穿透大殿,殿中瞬間靜默下來。

  承帝目光轉(zhuǎn)向階下,雙眸一瞬不瞬的盯著顧淵,聲音暗沉:“定國候,你細(xì)細(xì)說來?!?p>  顧淵默了一瞬,方揚(yáng)聲道:“這一代的北齊王姬世周,自即位以來,厲兵秣馬二十載,且北齊戰(zhàn)馬歷來強(qiáng)悍,舉世皆知。據(jù)在北齊的探子回報,如今的北齊兵力已在五十萬,其中騎軍更達(dá)二十萬?!?p>  “這十多年來,北齊已收復(fù)北方各族,更是屢侵西域諸國。接壤西凌,南詔的國土也有波及。”顧淵揚(yáng)起左手,五指一張:“北齊如今的國土較之二十年前,已多擴(kuò)展了五分之一?!?p>  殿中一時寂靜無聲。

  承帝沉默半晌,忽然道:“定國候,你認(rèn)為,北齊王姬世周,其人......如何?”

  顧淵目光炯炯,直視方的承帝:“回陛下,北齊王姬世周,雄心勃勃,乃是梟雄之相?!?p>  此言一出,滿殿皆驚。高階之上,承帝的臉已陰沉得要滴出水來。只不知這股陰沉是沖著北齊王來的,還是沖著階下身姿挺得筆直的顧淵而來。

  顧淵環(huán)顧四周,朗聲道:“陛下,北齊日益強(qiáng)大,近年與我邊境守軍屢有摩擦,多番試探挑釁,損我國威,我帝國豈能安然待之?!?p>  “陛下!”顧淵伏地而拜:“望陛下明鑒,臣今日所言,并非危言聳聽,但豺狼在側(cè),豈能安睡?帝國上下唯有嚴(yán)陣以待,方可絕北齊狼子野心?!?p>  左邊,文臣寂靜無聲。右邊,文老國公與身后武將一列,紛紛叩拜:“望陛下明鑒!”聲震響徹大殿。

  高階上,承帝臉色變幻莫測,良久,方歸于平靜。眾臣只見承帝慢慢站起身,緩緩步下臺階:“定國候所言,雖言過其實,倒也非危言聳聽。定國候一心為國,堪為表率。”

  承帝踱到顧淵身前,親自將顧淵扶起。繼而,又扶起伏于一旁的文老國公。然后轉(zhuǎn)向朝臣,左手一揚(yáng):“眾卿請起吧?!?p>  言罷,旋身返回,復(fù)又踏上高階,立于御案之前:“顧卿所言甚是。我天照帝國,國土遼闊,物產(chǎn)豐饒,自立國兩百余年,雖一直凌駕于諸國之上,但也難免有宵小之輩在旁窺探,蠢蠢欲動。我帝國雖無懼,卻也不可等閑視之?!?p>  階下,眾臣附言:“陛下圣明!”

  高階上,承帝俯視群臣:“太后大壽將至,禮部著手準(zhǔn)備吧。至于毓榮,既言明是攜婿進(jìn)京拜壽為母祝壽,禮部就按此操辦吧。”

  緩了緩,接著道:“至于其他各部,各司其職。禁衛(wèi)軍加強(qiáng)宮中,京城的布防,京兆尹加強(qiáng)京中各處巡查,加強(qiáng)各處的控制和管理。京中上下,務(wù)必確保毓榮一行在京期間的安全穩(wěn)定!”

  禮部尚書溫浩與被點名的諸臣領(lǐng)命而出。眾臣齊呼:“謹(jǐn)尊陛下旨意!”

  承帝再次俯視殿中眾臣,淡聲:“眾卿可還有事要稟?”

  階下一片寂靜,卻只見右相寧旭步出,略作躊躇:“陛下,臣有一言,如今太后久病不起,如此操辦大壽,是否有不相宜之處?”

  殿中諸臣一窒,紛紛看向右相,寧旭卻恍似不覺,只抬頭望向階上的天子。

  只見天子立于階上,臉上笑容意味不明,緩聲道:“正因太后鳳體抱恙,更宜大辦來沖喜。且如今離太后大壽尚有二月,說不得太后的'病',在大壽前就好了呢!”說到‘病’字時,似是重重咬了一下語音。

  言罷,承帝一揮衣袖,離開武德殿,留下滿殿心思各異的大臣。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jìn)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