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魏晉之我主沉浮

第34章 重刀門的密辛

魏晉之我主沉浮 朱四弟 5481 2018-11-16 21:56:56

  第34章重刀門的密辛

  “阿福不怕,躲到哥哥身后!”

  只這一句話,阿福就覺得自己找到最安全的避風塘,和袁烜擦身而過后,阿福果然沒有再跑,他兩手搭在袁烜的腰上,腦袋藏在袁烜的身后,屁股撅的老高,這哪里還能藏得住。

  通過阿福大手傳過來的顫抖,袁烜知道阿福是真的嚇到了。袁烜也不廢話,手弩黑黝黝的箭頭指著道士,他知道對方兩人中如果說自己的手弩還有用的話,那肯定對實力弱些的道士更有威脅。

  突然出現(xiàn)的手弩讓兩人吃了一驚,并不是他們被嚇到,而是他們想不通一群孩子手中怎么會有這種殺人利器,要知道以他們的眼光一看就知道這東西的不凡。

  除了驚訝于突然出現(xiàn)的手弩,袁烜的膽魄和氣勢也完全不像是一個十歲的孩子所能擁有的。要知道在袁烜祭出手弩的那瞬間,閻歸海和道士已經(jīng)散發(fā)出自己各自的威勢。他們相信這天下能同時對抗他們兩人聯(lián)手的人根本不存在,即使氣勢上也不可能。

  然而,今天注定是個讓他們也要震撼心神的日子,袁烜不僅在對抗,而且絲毫不落下風,他眼中凜然的殺意毫不掩飾,那完全是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決絕。

  “好小子,你不錯,非常不錯!”

  閻歸海歷來喜歡有血性的男兒,最是瞧不起那些自命風流的猥瑣士人,看到袁烜的表現(xiàn)后他也是大加贊賞。

  “哈哈哈哈,小兄弟你別誤會,我們可不舍得傷害阿福,我們追來只是因為想要收他做徒弟,你先把手弩收起來可好,這東西可不是鬧著玩的?!?p>  誤會?阿福沒有說清之前袁烜誰都不信!不過從剛才道士的話中他聽出了手弩應該對他有用,于是左手放得更穩(wěn)了,箭頭的的位置剛好是道士的心臟部位。

  恰是此時,遠處又跑來一群孩子,一個個子矮小的七八歲幼童喝住了其他孩子,自己孤身一人沖了過來,他并排站在袁烜,身邊張開雙手和袁烜一起把阿福盡可能的擋了起來。

  “大哥,發(fā)生了什么事?”

  來人正是小六,他撿很多干柴回來后就發(fā)現(xiàn)這邊的動靜,想也沒想的就跑了過來。

  “六哥你回來啦!”

  躲到袁烜身后,又聽到小六的聲音,阿福覺得自己也沒什么可以怕的了,于是把頭從袁烜的身后抬了起來。

  “你們不是在上面嗎,怎么也跟著下來了?”

  剛剛緊張害怕自動忽略了閻歸海和道士的聲音,此時直起身看到兩人,阿福的問話讓所有人傻了眼。

  原來還真是誤會!

  袁烜嘴角抽搐,心下大窘,不過他并沒有放下左手,手弩始終對著道士的胸口瞄準。

  “小六,把大家喊到一起,我們走!”

  “好的,大哥!”

  小六也不廢話,袁烜開了口,他就無條件執(zhí)行,因為從認識大哥以來,大哥就沒錯過。

  “嗯,都是好孩子,一個個都有情有義的。不過,你們能不能聽我把話說完?!?p>  閻歸海開了口,袁烜雖然手弩依然指著道士,但是眼睛卻看向了閻歸海,示意他可以繼續(xù)說。

  袁旭想聽聽閻歸海有什么高論,如果能說服自己他并不介意繼續(xù)留下來。不過袁烜也耍了個心眼,他雖然看的是閻歸海,但是余光卻時刻關(guān)注著道士,他假裝分神就是想看看道士會不會暴起發(fā)難,如果真有這個跡象袁烜絕對會第一時間扣動機括,反正是死,那么拉個墊背的也值得了。

  老于世故的道士如何能不知道袁烜的心思,本來他就沒想動,當他猜到了袁烜的意圖后更加不敢動了。比起身體上起了一層雞皮疙瘩,道士內(nèi)心的驚駭更是無法言語,他之前就覺得自己洞察天機看透了袁烜,但此時才知道,這是個比自己推演更加恐怖的人物。他是真的害怕了!

  道士沒動,而且還主動散了身上的氣勢,雖然袁烜感受不到,不過他確信道士不會暴起發(fā)難。

  “你們八人俱是孩童,看年齡都不是親生兄弟姐妹,如果你們不愿意說,那么我也不問你們的來處。

  不過我看你們身上并非風塵仆仆,也就是說你們是剛剛出門不久。我現(xiàn)在都很慶幸你們還沒有遇到江湖險惡,那不是你們八個孩子能應付得來的。

  你手中的手弩不是自己的吧,我猜一定是仇家的,雖然我不知道你們的仇家是誰,但是有這種東西的絕對不是普通人,你認為你們這八個孩童一起上路能不引起仇家的注意?

  今日如果你真的要走,我保證沒有任何人會為難你們,但是之后呢?你的手弩可以殺死多少敵人?

  山遙路遠,江湖險惡,想要活下去,想要你的這些弟妹都長大成人,你就不能走,留下了和我們一起走,好好安頓他們。如果這家的小姐怕有麻煩不肯收留,我蜀中重刀門從來不怕麻煩,自當把你這些弟妹養(yǎng)大成人,你看如何?”

  閻歸海本身就是一身正氣,此時更顯鄭重,袁烜知道古人最重承諾,尤其是閻歸海這樣名滿天下的江湖人士,如果這些弟妹能在他的羽翼下隱姓埋名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緩緩放下左手,手弩收弦,這就表示袁烜同意留下了,也同意閻歸海剛才的安排了。接著,袁烜鄭重稽首作揖,他這是在賠罪。

  “小子無禮,剛才心系阿福故而不知天高地厚,給二位長者賠禮了!”

  袁烜很無恥,剛剛還想要人的性命,此時竟然陪個禮就打算讓人家原諒。不過他知道這個時代就是這樣,只要錯誤沒有犯成,只要你賠罪的心夠誠,那么長輩原諒你的幾率就很大。

  “罷了罷了,你也是心系我的徒弟才會這般,看著我徒兒的面子上,這次就原諒你了,不過你的那個小玩意兒下回再要對著我,就等著屁股開花吧!”

  道士哈哈一下就算是揭過此事了,不過閻歸??刹粯芬饬?。

  “郭師弟,你莫不是方才嚇傻了不成,阿福何時曾拜你為師?莫要啰嗦了,今日阿福這個徒弟我是收定了!”

  “憑什么阿福就必須是你的徒弟?你一個粗鄙的武夫,殺人你在行,至于教徒弟,呵呵,你還是算了吧!”

  “師弟,你青城一派以劍法著長,走的是輕盈瀟灑的路子,如若阿福拜你為師,你讓他一身的神力如何施展?”

  “閻師兄,你沒發(fā)現(xiàn)他的身形也非常靈活嗎?至于他的神力,只待我回青城求得開派祖師的‘闊海劍’交由阿福,他日阿福把七十八斤重的闊海劍揮灑自如的時候,自當天下無敵?!?p>  “哈哈哈哈,七十八斤的闊海劍,這就是個笑話!郭師弟,你可知重刀門的開派祖師爺是誰?”

  “你我兩派世代交好,這個自然知道,重刀門的開山老祖乃是前朝末期的一代宗師李彥?!?p>  “不錯,可你不知道的是,其實當初祖爺從四十歲開始就已經(jīng)是當時的天下第一人了。

  可惜祖師爺極少在人前出手,方使得世人以為童淵乃是天下第一,這可真是笑話!雖說童淵的確已是世間武力巔峰的人物,而且出手也不算多,但他有個本事,那就是會教徒弟,真正讓他名聲鵲起的就是他的幾個徒弟。

  張任,張繡,趙云,這些人用戰(zhàn)場上的赫赫戰(zhàn)功為童淵正名,而他的關(guān)門弟子王越則于江湖中殺出了天下第二的名聲。

  可惜,若不是當初祖師爺念在童淵是他師弟的份上不愿出手爭名,哪里還有童淵天下第一的名聲。

  更可惜的是,如若當年祖師爺也能教出幾個好徒弟,他老人家又哪里能被世人所遺忘。唯一拿得出手的徒弟卻是個三姓家奴,祖師爺一氣之下把他逐出山門,到死也沒有承認他那個原本最得意的弟子!”

  三姓家奴?難道是呂布?袁烜心下有些激動,那個真是古往今來都能數(shù)得上的武將,雖說他的品行和智力都不怎么的,但是這也沒能影響后世人對于他的崇拜,沒想到呂布竟然和眼前的閻歸海還有些淵源。

  同樣沒想到的還有道士,對于這樣有些遙遠的門派密辛,如果不是閻歸海自己說出來誰能想到,當然他們絲毫不會懷疑閻歸海所說的真假。

  “溫候竟然是李彥宗師的弟子?是了是了!相傳溫候曾經(jīng)找王越打過一架,當時大家都以為是溫候心高氣傲看不起王越,所以想要出手羞辱于他,現(xiàn)在想來,一定是溫候想要替師父正名。

  可惜呀!溫候勇武無雙卻智謀平常,他所學乃是馬上萬人敵,竟然被王越三言兩語激的要步戰(zhàn),他哪有可能是常年執(zhí)劍于江湖廝殺的王越敵手。據(jù)說當時若不是張遼出手相助,溫候就將死于王越的七步劍下!”

  既然知道呂布是李彥門下,道士也很快該稱呂布為溫候,畢竟曾是重刀門的人,自己的孩子可以隨便罵,但是外人如果膽敢說句不好聽的,閻歸海能高興才有鬼。

  “哈哈哈哈,是呀,就呂布那樣的愚人,若是用祖師爺所授的馬上功夫,憑他手中的方天畫戟,王越十招之內(nèi)必被斬于馬下??伤?,師門不幸!”

  “閻師兄,感謝你今日把如此師門密辛告知于我,只是師弟我有一事不明。天下皆知重刀門雖不禁止門下弟子學用其他兵器,但最有名的乃是霸絕天下的‘蝕焰分浪刀’,練到高深處刀鋒所向能熄滅熊熊燃燒的火焰,能劈開巨浪,端的是世間一等一的武學。

  可為何不曾聽說過重刀門有戟法傳世,難道這和溫候有關(guān)?”

  這個問題袁烜也很想問,中國歷史上的那些武將,自從呂布死后,用戟出名的好像就一個薛仁貴,而且薛仁貴的戟法和呂布也沒有關(guān)系。

  “師弟猜測的沒錯,其實祖師爺當初的兩大絕學就是馬上的‘畫天三十六戟’,另一個就是他自創(chuàng)的‘蝕焰分浪刀’。

  ‘畫天三十六戟’在呂布手上也不算辱沒,不過可惜此人品行太差,最終不被師門承認。

  為了不讓世人知道呂布和自己的師徒關(guān)系,祖師爺從此不再讓門人弟子練習‘畫天三十六戟’,只是礙于這是他的師門所授,為了不至于斷了傳承,祖師爺決定把這門功法封存起來,為的是有朝一日能遇有緣人?!?p>  道士已經(jīng)隱隱覺得阿福不可能成為自己的徒弟了,這樣好的根苗,閻歸海必定是作為衣缽弟子培養(yǎng)的,所以不可能一徒拜二師??戳艘谎郯⒏?,道士的眼中盡是遺憾之色。

  “我懂了,閻師兄是認為阿福就是那個有緣人,想讓他學那‘畫天三十六戟’?據(jù)野史記載,當初白門樓溫候被本朝高祖曹操所斬,他的神兵方天畫戟竟然在森然重兵把守的軍營里被人取走,高祖知是有高人出手,并未追究?,F(xiàn)在想來,那位高人就是重刀門的祖師爺了吧!”

  事情都說到這個份上了,閻歸海自然也不隱瞞,很坦然的承認了。

  “不錯,方天畫戟如今就在蜀中重刀門,他日師弟若有閑暇可去一觀。天下神兵不少,但如方天畫戟沉寂百年而不朽者,世所罕見!”

  道士也是恍然大悟,許多歷史上和江湖上的謎團頓時解開了。

  “哈哈哈哈,沒想到呀,今日閻師兄解了我心中許多的困惑!

  也罷,阿福這樣的絕世璞玉,自然應該執(zhí)掌神兵方天畫戟,學那萬人莫敵的‘畫天三十六戟’。

  恭喜閻師兄收的佳徒,師弟我為閻師兄賀,不過我做你收徒的見證人還是夠格的吧!”

  “哈哈,多謝師弟成全,你做見證人那是再好不過了!不過你卻說錯了一件事,我要傳授給阿福的并非是‘畫天三十六戟’,而是‘蝕焰分浪刀’?!?p>  一聽不傳阿?!嬏烊?,道士不干了,這比拆散絕世姻緣更讓人惋惜,何況他是那么的看重阿福。

  “閻師兄不可!你剛剛還說阿福天生神力,據(jù)說方天畫戟有一百零八斤,只有這樣的絕世神兵才能讓阿福盡情發(fā)揮,如今你怎么……”

  “師弟莫急,今日為兄能收到阿福這個徒弟,他日你也必將知曉我重刀門的另一個秘密,干脆今日我就直接說于你聽罷了。

  你可知我重刀門的名號由來?”

  道士被問的有些懵,他自認為神算天下,但是今天他才知道世間不被他所知的人和事竟然有這么多。

  “據(jù)我所知,重刀門弟子所用之刀不得低于十八斤,弟子出師后所用的刀不得低于二十八斤,師兄手上的‘重吾’乃是歷代重刀門掌門的佩刀,重達七十八斤。因而重刀門由此而來?!?p>  道士雖然這么說,但既然閻歸海能問這個問題,自然沒有這么簡單,道士在等閻歸海解惑。

  “師弟你只說對了一半。當年祖師爺?shù)奈鋵W修為到達巔峰的時候創(chuàng)出了‘蝕焰分浪刀’,可是他總覺得找不到順手的寶刀,總覺得太輕了,但是如果適合他分量的又太過笨拙,是以總是不能達到他的要求。

  機緣巧合下,祖師爺覓得一塊天外隕鐵,這塊隕鐵堅硬無比,是絕世神兵的不二之坯。更為神奇的是,這塊隕鐵看似和普通刀劍所用的材料大小一致,可卻沉重無比,祖師爺曾經(jīng)稱量過,足有兩百零八斤。祖師爺曾言,若是打造成兵,除去損耗,至少也能保留一百八十斤的重量。

  只是可惜,我重刀門用了百年時間,私下請了無數(shù)的能工巧匠,始終無法化開這塊天外隕鐵?!?p>  聽到這里袁烜心里已經(jīng)明白了,硬那是因為不光是鐵,應該還摻雜了其他的金屬在里頭。小而重,那是因為密度太大的緣故。能工巧匠化不開,這個是因為這個時代的冶鐵技術(shù)不過關(guān),爐溫達不到要求。

  這個是寶貝呀,要是阿福真的能拿到手,那自己怎么也要幫助自家兄弟把這把絕世神兵打造出來,說不定后世人在提到神兵利器的時候就沒有歐冶子什么事了。

  “既然打造不出來,那還不是等于空!”

  雖然可惜絕世神兵不能出世,但是阿福這個絕世璞玉不能浪費,道士決定怎么也要讓閻歸?;匦霓D(zhuǎn)意。

  “誰說等于空,打造不出來我們會繼續(xù)想辦法,而且這塊隕鐵天生就有個類似于刀柄的地方,當初祖師爺就曾經(jīng)拿著這塊隕鐵練過手,具說并不比真的拿刀的效用差多少?!?p>  “哦,竟有如此天生天才的神兵,那我到時候一定要去看看?!?p>  道士心里酸溜溜的,他們想到重刀門竟有這么多寶貝,而他青城山最寶貝的那把祖師傳下來的“闊海劍”具說非絕世良才不可用,當初自己入山門的時候師父曾說有機會,可后來見自己專心道學就再也沒有提過了。

  “不過師兄,既然這塊隕鐵本身就能當?shù)队?,為何從來不見你重刀門的人用過呢?別人我不知道,可以你現(xiàn)在的實力,揮舞著兩百斤的重刀應該還能自如吧?!?p>  “的確,如果我現(xiàn)在強行使用并非不可。但是當初得到這塊隕鐵后,祖師爺就把‘蝕焰分浪刀’這門刀法做了修改,普通人依舊可以練習,但是要達到祖師爺當初的境界,有個極為苛刻的要求?!?p>  說到這里閻歸海頓了一下,道士很自然的配合問。

  “什么要求?”

  “‘蝕焰分浪刀’的最好是在十二歲之前入門學習,只有那時才能讓筋骨在成長的過程中自然而然的形成刀意,之后才能達到人刀合一的境界。不過,想要真正達到最高境界,那就必須在筋骨成長時就拿著這塊隕鐵練習,待到筋骨長成,這把刀也就成了他身體的一部分。

  現(xiàn)在你知道這個要求有多苛刻了吧!”

  十二歲前拿兩百斤的隕鐵,還要揮舞著練習刀法,這不叫苛刻,這已經(jīng)到了想想都不人道的地步了。

  難怪重刀門除了李彥這個老變態(tài)之外就再也沒人能使用這把刀了,強如閻歸海,他能用,但是卻不能發(fā)揮最強威力。

  袁烜心下駭然,他心目中覺得那隋唐第一條好漢李元霸或許能學得這套刀法。沒想到自己的傻弟弟阿福竟然也是這種變態(tài)開掛的角色,回頭看看一臉懵逼的阿福,袁烜覺怎么看怎么不像是絕世高手的樣子。

朱四弟

5500+,各位看得是否滿意,來張推薦票鼓勵一下吧,來個收藏關(guān)注一下吧,拜謝各位了!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