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夏,不知怎的,自虐般想出去走走。
驅(qū)車四十公里,來到這個以陶瓷聞名全國的城市。城市邊緣一小鎮(zhèn),有著號稱當?shù)刈罟爬系拇筛G。
我不太在意這些,隨心漫游來到此處,購票處沒有別的游客。窯址大都已經(jīng)荒廢多年,沿著兩山之間分布的密林已經(jīng)郁郁蔥蔥地掩蓋了當年的熱鬧,地上大大小小的方形孔洞也成了雜草的伸展之所。
山間有河,氤氳水汽倒也涼爽,只是小道雜草漸多,走著走著竟然連過河的木板橋都斷成一截一截,飄在河上,不知給哪位修煉輕功的人使用。連景區(qū)主干道都走不通了,難怪這兒偌大的山,一個游人也沒有。
不想原路返回于是繞了一條小路,天忽然陰了,轉(zhuǎn)瞬,淅淅瀝瀝下起雨來。誰能想到這種天氣會下雨,我一邊無語一邊尋了個茅草亭子避雨。雨聲不大,卻聽得人好舒服,漸漸的,就感覺雨聲中似有人在耳語。
“不甘心,不甘心哪”
“啊..好無聊啊....”
我好奇心大盛,徇著聲音望去,一片青草地在雨中綠的出油。
“來找我呀...向西走十步...”鬼使神差,我居然真的按照這個聲音說的做了,靠著少得可憐的方位感跌跌撞撞找到了具體位置。中間夾雜著“那是北方!你這個白癡...“、”這邊!這邊啦!”、“...”等等一頓嫌棄言論。
在地上摸摸索索,硬硬的,好像是一塊碎瓷片。這樣的東西在周一的鬼市地攤上要多少有多少,正想丟掉,那個聲音又開始了“不準扔本少爺!”
...
看來是個瓷精啊。
正想著,瓷片的釉色仿佛因了雨洗,越來越白,白的有些晃眼。
“吾乃宋代青白釉印花蟠螭紋洗,”那個聲音又喊到,“識相的還不速速帶我回去供起來!”
呵呵,我在心里暗笑,誰信吶。這兒都已被開發(fā),真這么有歷史的玩意兒早收去博物館了,還能順手撿哪。
又想逗它,“可是地里的文物可不能隨便撿呢,我可不敢。”
“誒誒,且慢,我也不是文物,是后人仿的...”說到仿的...聲音漸小。
喲,一詐就招,我還是忍不住伸手撿了這瓷片,在手中摩挲。
雨過天晴,映著這瓷片也白里發(fā)青。我仔細端詳,瓷片似乎真是青白釉,這種青中泛白、白中透青的顏色如煙雨草地,還有個好聽的名字——影青。成色好的瓷器白如玉,明如鏡,薄如紙,聲如磬,這件似乎看起來也不差。
晴日里投下幾束光線,照在瓷片上竟然突然發(fā)出一片刺眼的反光,看得我頭暈?zāi)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