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問鼎南北朝

問鼎南北朝

愛做夢的蒜苗 著

  • 歷史

    類型
  • 2018-08-06上架
  • 684349

    連載中(字)
本書由紅袖添香網(wǎng)進行電子制作與發(fā)行
©版權(quán)所有 侵權(quán)必究

第一章 雁門關(guān)

問鼎南北朝 愛做夢的蒜苗 2006 2018-08-06 00:07:41

  寒氣彌漫在破曉前夕神秘的薄明中,晨星高懸,有如一只孤寂的眼睛俯瞰著蒼茫大地。

  露珠覆野,云雀囀喉,這本是晨曦悄臨之際人們最后卷縮在溫暖被褥里的舒適時刻,但在北地雁門郡的一處尚算不得破舊的寺廟中,一行昨夜才風(fēng)塵仆仆而來十余人卻正緊鑼密鼓收拾著行裝準備再度踏上行程。

  “緩之...緩之!唉,且緩且緩之!”

  “對,是了,便是這般...輕之緩之!”

  當兩名仆從模樣的小廝終于是在婦人指揮下吃力的將一位臉色蒼白,雙目緊閉并不時喃喃自語地青年抬上馬車時,一旁聚集的眾人這才輕輕舒了口氣,旋即一邊將行禮疊放在青年周圍一邊向著廟外投去難掩憂慮的眸光,也因此并未注意到那名方才牽動眾人神經(jīng)的青年已是緩緩睜開了雙眼。

  “我這是怎么了...這里是在哪兒......”

  張景宗感覺自己做了好長好長的一個夢,當他再度醒來時只覺頭疼欲裂,嘴唇也是干得厲害,喉嚨里發(fā)不出一點聲音,有心想要掙扎起身卻是四肢乏力,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周圍的行李越堆越高。

  他心下當真是疑惑萬分,自己明明只是夜戰(zhàn)論文時困意襲來小憩片刻,可為何再度醒來卻已身處一片截然不同的天地中呢?

  頗為艱難地側(cè)過頭去打量這緊湊的馬車與身旁堆積如山的行李,張景宗正欲竭力分辨出這是一場針對自己惡作劇還是其他的什么,卻忽地望見在身旁一方古樸卻異常雅致地木盒上面勾勒著一個小小的“魏”字。

  而這“魏”字竟仿佛帶有無窮魔力,一眼之下更是帶著另一股截然不同的記憶如潮水般向著張景宗蔓延而去!

  “老爺,行李已是打點完畢,只是......只是...”

  正當張景宗在記憶的潮水中掙扎之時一名仆從卻是快步走出廟門,他身著麻布織衣動作機敏,借著行將消失的微弱月光向四周稍一打量,便立時目光一亮尋到了站在廟前不遠正沉默凝望著無邊天際的儒雅男子,他幾步走上前去恭聲說道,雖面容急切口中卻是打著絆。

  ”何事吞吞吐吐!事至今日還有何不可言說?“儒雅男子回過頭來露出一張掛滿憂愁的中年面容,他本渾身透著股難言貴氣,更生得唇紅齒白,任誰見了都不禁贊上一聲俊男子,只是此刻他卻是如此被愁思所蓋。

  儒雅男子本想斥責(zé)這口中拌蒜的仆從,可話到嘴邊卻又不禁黯然息聲,事到如今自己又有何資格呵斥對方呢?若不是其在自己貶官時依然忠心耿耿,鞍前馬后,自己這數(shù)口恐也難以挺到這雁門關(guān)吧!

  倒是自己為逞心頭一時之快不但丟了前程還連累了唯一的親侄兒也遭貶官,哎!

  “老爺...那...那幾名羽林兵卒...不見了......”仆從無暇從自家老爺語氣中捕捉其細膩的心里變化,只是下意識壓低了嗓音顫聲說道。

  “什么?不見了!?”張寧愕然失聲,心中不禁染上了一絲陰影,是真的不見了還是......

  ......

  “我...我竟然穿越了!!這里還是北魏!公元523年的北魏正光四年!??!”

  當張景宗再度從昏迷中醒來時馬車已是緩緩動了起來,不時的顛簸輕輕晃動著他的腦袋,傳來一陣陣并不舒服地堅硬觸感。但他卻無暇多顧,只是在腦中不斷涌入的記憶與眼前閃過的一張張畫面中慢慢張大了嘴巴發(fā)出最難以置信地感嘆。

  自己真的穿越了!

  還是穿越到了由鮮卑拓跋氏建立的大魏!

  這拓跋氏當初正式定國號為“魏”,其實是取其美好偉大之意又含有向彼時江左東晉夸示自己是神州正統(tǒng)的意圖,并且為了統(tǒng)治北方的大片地域又實行了改革該用漢服,漢姓,漢語,拓跋氏也因此自改為元。

  所以這個時期的魏國人一般都稱呼自己為大魏子民,南朝漢室王朝則稱為元魏或是拓跋魏,至于北魏則是后世的稱呼。

  而當下自己這具身體的主人也恰喚作張景宗,只是雖同名同姓但這位張景宗卻出身元魏首都洛陽的漢族名門張氏,交友廣泛且素有善名,又任內(nèi)侍校尉。同時雖父母早逝可他的親舅,東宮太子詹事張寧卻將張景宗視如己出,待他極為不薄!

  將這段記憶收入腦海中后張景宗忍不住咽了口唾沫,暫時忘卻了身體的不適。

  我的老天爺啊,自己居然是元魏的內(nèi)侍校尉而親舅更是東宮太子詹事,這簡直是要出身有出身,要前途有前途??!

  要知道內(nèi)侍校尉這個官職雖只是校尉,聽起來官銜極低,但卻手掌禁軍駐守宮門,因此絕對是妥妥的皇族親信。并且這個官職先前一直皆由鮮卑貴族兼領(lǐng)而張景宗以漢族名門之后出任是從未有過之殊榮,由此足可見當朝皇帝對他的看中,再加上親舅張寧更是東宮太子詹事,因此朝中眾臣皆知兩人乃是絕對的陛下心腹。

  但僅是片刻,張景宗便漸漸從方才得知出身的喜悅中冷靜下來,甚至還露出了一絲苦笑,因為壞也就壞在這一點上!

  現(xiàn)如今元魏朝堂可并不安穩(wěn),國家大權(quán)盡數(shù)被皇族宗室,驃騎大將軍,侍中元叉握在手中,如此情形下張寧這對舅侄兒作為皇帝親信自是不受飛揚跋扈的元叉待見,不僅如此更為雪上加霜的是性情耿直的張寧見元叉胡作非為,目中無人,便上書進言道元叉目無君臣之禮云云,而結(jié)果自是可想而知。

  只手遮天的元叉因此事隨便找了個由頭將張寧貶至邊鎮(zhèn)任省事,作為內(nèi)侍校尉,守衛(wèi)著皇宮城門的張景宗也一同被貶到了邊鎮(zhèn)去。

  得罪當朝權(quán)臣能保全性命本已是萬幸,只是這張景宗為人頗為傲氣,在接到詔令后他并未打開而是直接草草收拾行裝與舅舅張寧一同上了路,家人見此自也是心中哀嘆不再多言,只道介時臨至塞外天高云淡再是苦悶也就被時間給消磨了。

  可無論是舅舅張寧還是其家人都沒想到本是前程似錦的張景宗怎么可能看得開,郁氣壓胸下還沒出雁門關(guān)便一頭病倒高燒不退,直至昨夜另一個張景宗稀里糊涂的來到這個一千多年前的年代!

  逐漸從思緒中回過神來,隨著一段靜養(yǎng)張景宗感覺自己恢復(fù)了不少,也漸漸拿回了身體的控制權(quán),當下他緩緩撐起身子略顯吃力地靠在背后的行李上饒是口中干澀無比卻并未著急出聲,反倒是伸手將自己昏迷之前看到的古樸雅致,外表勾勒著一個小小“魏”字的木盒給輕輕拖了過來。

  如果自己的記憶沒錯,貶謫后的任命文書便是置于這其中。

  一念及此張景宗不禁咽了口唾沫表情略顯緊張,作為一個后來人他再清楚不過眼前這小盒中裝得那張薄紙足以為自己未來的人生軌跡定下重要基調(diào),更為重要的是公元523年的北魏邊鎮(zhèn)可意味著太多太多!

  這木盒乃是由印花銅扣所系并無枷鎖,只需將銅扣向上一撥便可打開,這即便對于此刻身體虛弱的張景宗而言也不過是舉手之勞。

  緩緩伸出雙手置于盒上,張景宗正欲將其打開馬車卻忽然停了下來并且隨之響起了一道沉穩(wěn)中帶著一絲不可名狀的憂慮的中年男音:“這位小哥煩勞通報,東宮太子詹事張寧求見雁門關(guān)統(tǒng)軍穆楊,穆大人!”

  不錯,這道熟悉的中年男音正是出自張景宗的舅舅張寧,只是他求見雁門統(tǒng)軍穆楊是做什么呢?要知道這一路被貶謫的張寧舅侄兒可是一點都不受人待見,即便有憐憫者也是忌憚于在朝堂上只手遮天的元叉淫威不敢有過多交集,眼下舅舅張寧又為何去自討沒趣兒呢?

  想到這里張景宗不禁停下了手中的動作,側(cè)身附耳到馬車側(cè)壁上仔細聽了起來,在他的記憶中舅舅張寧可是極為剛正,斷然不會無故如此。

  果然對方聞聽此言后幾乎是不假思索地答道:“丘穆陵楊將軍有言今日不見客,還請大人快快離去,切莫耽擱了時辰,若是誤了期限即便是流放可也是要治罪的!!”

  “大膽!你一小小兵卒竟敢如此口出狂言!我家大人豈是你可輕辱的?!”

  “哼,大人!?不過是一流放囚犯罷了?。?!”

  “你!”

  誰也不曾料到一名小小的雁門關(guān)守卒言語間竟是如此囂張跋扈,目中無人,硬生生噎得是張寧身旁的仆從說不出話來。

  見此張寧也是心中極怒,但已是在朝堂之上吃夠了苦頭,一路又嘗遍了辛酸的他此刻并不愿節(jié)外生枝,只想著一家老小應(yīng)當如何安全到達邊鎮(zhèn),于是便伸手制止住還想出口還擊的仆從拱手道:“這位小哥還望幫張某向穆大人通傳一聲,昨夜奉命護衛(wèi)在下一家老小的羽林軍士無故失蹤,還望穆大人查治并遣人送我等前往邊鎮(zhèn)。”

  說著張寧又略一沉吟后走上前去將袖中僅剩的一粒碎銀向著那守卒塞了過去。

  昔日堂堂東宮太子詹事,帝王親信竟是落得親自向一位雁門守卒打點,說好話,這當真是讓身后的一眾張氏族人紅了眼睛,可即便如此那守卒竟是在收下了碎銀后冷哼一聲:“哼!好個東宮太子詹事,你現(xiàn)在不過是一個被貶的邊鎮(zhèn)小吏罷了,竟敢在光天化日之下賄賂邊軍!當真是不知死活,還不快滾?。。 ?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