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炎四年秋,霧隱的大軍已經(jīng)打下了青離軍的三十多座城池。
對于離炎軍來說,消滅青離國只是時間的問題。
青離國南方的城池有一半都落入了離炎軍的手中,青離國的北方對王族來說也不好過,因為征兵和為了支持戰(zhàn)爭的糧草,逼迫得百姓民不聊生,各地不斷涌出揭竿而起的叛軍,只是叛軍形成不了氣候,很快就被消滅。
當離炎軍在青離國的國土上征戰(zhàn)之時,蠻夷國也在這兩年得到了一些恢復,赫連珠峰已經(jīng)年老,國事逐漸交給了辰光王子去做。
正日練兵,企圖恢復強大國力的辰光王子,這日接到了青離國的求援信,信是青離國王太后親筆所寫,信中寫道,只要蠻夷軍肯派出大軍前去支援青離國,青離國立刻割讓二十座城池給他們。
同樣的事,曾經(jīng)發(fā)生過,赫連玲瓏當時為了給百里暮云復仇時,也是這么跟赫連珠峰表示,但最后的結果呢?蠻夷軍大敗虧輸,不得不狼狽逃回蠻夷國。
有了前車之鑒,赫連辰光對這封求援信直接給撕了,他現(xiàn)在要做的可不是為了增加國土,而將蠻夷兵送上戰(zhàn)場,他要做的首先是確保蠻夷國的安危,確保離炎軍到時候攻打過來時,他們有能力保護自己的國土。
蠻夷國拒絕支援的消息傳來,王太后終于絕望,人也變得喜怒無常,經(jīng)常因為某個大臣的一句話無意中刺痛了她,她便將人拖下去砍了,這么一來,云頂城的臣子們?nèi)巳俗晕!?p> 而霧隱的離炎軍每戰(zhàn)皆勝,他們不僅收回了望月城和煙波城,更是攻打到了堅盾城下。
堅盾城的城主軒轅正午和霧隱也算有些交情,當年離炎軍和青離軍結盟之時,霧隱曾在堅盾城住過一日,軒轅正午還贈送給了他們一些盾牌,但戰(zhàn)爭之前,這些私人的情感都被放在了一邊。
軒轅正午不是自大之人,他心知肚明一座堅盾城肯定阻擋不住霧隱的大軍,他不斷向云頂城發(fā)出急報,希望能有援軍前來支援。
云頂城,大王宮,王太后拿著軒轅正午求救信問各個臣子:“你們說,堅盾城現(xiàn)在被離炎軍攻得正急,咱們要不要去支援?”
殿下的臣子立刻分成了兩派,在大殿上爭吵不休,一邊是支持支援,一邊是反對支援。
支援的理由是堅盾城畢竟是青離國四大城之一,償若堅盾城失陷,其他城池也將面臨被占領的危險,而且除了堅盾城外,云頂城南邊的屏障就只剩下鐵甲城,金槍城和云頂城相隔不遠,離炎軍到時候會先攻打哪一個還不好說。
反對支援的理由則更簡單,現(xiàn)在青離國的兵力不多,應該全部集中在云頂城附近堅守,償若分給堅盾城去支援,一樣不能挽回堅盾城的命運,反而白白損失了一些兵力,謝行之便是。
王太后垂簾聽政,王座上坐著軒轅穹廬的兄弟軒轅曜日,他今年不到十歲,看著一群大臣在那里爭來吵去,感到有些害怕,所有的重要決定,都有他母后決定,他只是一個擺設,在這一刻,他多么希望自己只是一個普通的孩子。
同意支援的是以夜泛舟為代表的人,夜泛舟也算是眼光放的長遠,知道離炎軍勢大,償若一味避讓,只會讓離炎軍更加難以遏制,防守線離都城遠一點,總能帶來一些緩沖,這是生死之際,他再也不用表現(xiàn)得過于拘謹,在大殿之中毫不妥協(xié)地爭吵。
和夜泛舟吵得最兇的,自然是他的宿敵謝行之,謝行之和他意見相反,他認為只有將所有的兵力集中起來,才能和離炎軍進行抗衡,否則被離炎軍各個擊破,青離國便再也沒有反擊的力量。
雙方各有各的理,一時誰也說服不了誰,全都爭得面紅耳赤,不互相讓,他們都認為自己的辦法才是青離國最后的保命之道,其實他們心中明白,無論是采取那個辦法,都阻止不了青離國最終的命運,他們不斷爭吵,只不過是在掩飾內(nèi)心的恐懼而已。
最終的決定權還是在王太后,她倏地站起身來喝道:“不要吵了!”
大殿中立刻變得鴉雀無聲。
過了一會,王太后說道:“我決定不去支援堅盾城,將所有的兵力都集中在云頂城!覆巢之下無完卵,離炎軍打過來的時候,你們?nèi)家疑详嚻疵?!?p> 夜泛舟身子一震,喊道:“太后……”
王太后打斷他的話:“我做出的決定絕不會更改!散朝!”
青離國的臣子們垂頭喪氣地離開大王宮,兵司在此刻形同虛設,他們只能回去將太后拒絕支援的信飛鴿傳給堅盾城,讓軒轅正午好自為之。
當堅盾城的城主軒轅正午得知云頂城已經(jīng)將他們放棄后,整個堅盾城的王族都恐慌起來,原本堅持死守的軒轅氏的王公貴族們,紛紛建議讓軒轅正午投降,這樣還能保住一命,反正青離國已經(jīng)決定舍棄他們,他們也沒有再和離炎軍拼命的意義了。
軒轅正午內(nèi)心何嘗不再暗罵云頂城?經(jīng)過深思熟慮后,他終于決定和離炎軍談一談堅盾城投降的事。
恐怕謝行之等人也都沒有想到,他們拒絕支援堅盾城后,不僅將堅盾城拱手讓給了離炎軍,反而給離炎軍送上了兩萬堅盾城守城軍的大禮。
堅盾城的投降,讓其他規(guī)模小的城池更是主動放棄了抵抗,人人都知道,此刻的青離國已經(jīng)沒有人是離炎軍的對手,很快,霧隱帶著近乎五十萬離炎軍,攻到了云頂城下。
云頂城集結了二十萬青離軍,再加上云頂城乃是在山頭上筑的城,就算是五十萬離炎軍,也一時難以將其攻克。
豐神秀建議用三十萬大軍將云頂城為主,然后用其余的二十萬離炎軍先將青離國其他的城池一一消滅,最后再來對付云頂城。
霧隱采納了這個意見,他們一邊對云頂城進行圍困,一邊將青離國其他城池全都攻打下來,除了金槍城和鐵甲城外,其他大部分城池可說是望風景從,離炎軍以狂風掃落葉之勢將青離國這些具有千余年歷史的城池,掃入歷史的塵埃。
等到得勝歸來的離炎軍和圍困云頂城的離炎軍匯合之后,云頂城已經(jīng)陷入了一片混亂當中,即使以云頂城這樣規(guī)模的大城,也養(yǎng)活不起二十萬的守城軍,眼看著城中的糧食越來越少,一些守城軍起了反意,可是在王太后的鐵腕下,誰都不敢表現(xiàn)出來。
面對云頂城這座讓霧隱神傷魂斷的傷心之地,霧隱親自帶領離炎軍向城中攻去!
一場慘烈的攻城戰(zhàn)就此拉開序幕。
和其他城池不同的是,云頂城只有一座城門,也就是上山的那道門,因此守城的青離軍可以集中兵力進行防守,離炎軍對城門發(fā)起了數(shù)十次沖擊,卻依舊無功而返,反而折損了不少兵力。
高山云鎖和相里原勸說霧隱,想些別的辦法,或者直接將云頂城圍困住,等到城中糧絕,云頂城不用他們攻打,自己就會自亂陣腳,到時候就能兵不血刃地將其拿下。
霧隱雖然想盡快將云頂城攻打下來,他心中有一股怒火,仿佛只有在云頂城才能發(fā)泄出來,可是隨著攻城士兵不斷地產(chǎn)生傷亡,霧隱也逐漸冷靜了下來,離炎軍的猛力攻打,只會讓守城的士兵更加團結。
終于,離炎軍停止了攻城,五十萬大軍在將云頂城圍得鐵桶一般。
云頂城的內(nèi)亂來得比他們想象的要早,守城軍因為食不果腹,不斷有士兵做了逃兵,云頂城雖然被圍,他們逃也逃不了,卻不斷有人脫下軍服,藏入百姓的家中。
王太后得知此事后,將逃兵全都抓起來殺了,以儆效尤,可是這殘忍的舉動成為壓垮守城軍最后的一根稻草,除了守衛(wèi)大王宮的親兵外,大部分的守城軍揭竿而起,向王太后的鐵血統(tǒng)治發(fā)起反抗,守城軍的造反最是嚴重,他們直接打開了城門,放離炎軍進城,離炎軍剛開始還以為這是陷阱,不敢貿(mào)然進城,到了后來,霧隱也看出了城中的混亂,便率領著離炎軍沖殺了進去。
離炎五年,青離國亡。
王太后和軒轅穹廬相繼自殺,王太后自盡之前,還將軒轅曜日先給殺了,而和霧隱關系不錯的軒轅熱火也不知所蹤,軒轅王族對青離國的統(tǒng)治成為了歷史。
整個大地上,除了蠻夷國外,原來的赤炎國和原來的青離國,都變成了離炎國的國土。
離炎軍的軍威之盛,達到了自從開天辟地以來從所未有的高度。
而攻打蠻夷國,似乎也成了離炎軍最后的任務,而且也并非多么艱難,攻下蠻夷國后,天下便融為一統(tǒng)。
多少任君王的渴望,終于有希望在離炎國的大王霧隱身上得以實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