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武俠

縱馬燕歌悲行

第四十二章 英雄無畏較量

縱馬燕歌悲行 秋亭 2689 2019-05-19 15:19:31

  如何與阿魯臺取得聯(lián)系,是進入草原的第一目標??芍鹚荻?,來去自如的北夷民族,覓其蹤跡不易,更何況只發(fā)動小隊人馬搜尋,無異于大海撈針。阿魯臺與外界聯(lián)系,唯一的途徑就是派小股部隊到北平周圍打獵一番。他們只掠財物,不傷性命,然后放出想表達的訊息,搶完就走,援軍趕到的時候,他們早就消失的無影無蹤,明軍又不敢貿(mào)然追擊,以防落入陷阱。這讓在北平駐守的張玉非常頭疼,這種近乎無賴的作戰(zhàn)方略,讓他既惱火,又很無奈,幾次他都想追過去殺了這幫人去搭救孫兒,可都被部下給勸阻了,鄭和的出現(xiàn)給張玉極大的振奮,因為他深知鄭和的能力。

  思慮再三,鄭和制定了第一步營救計劃:誘敵攻心。先是派遣幾人一隊的騎兵修衣塑裝,扛著大明的軍旗,分三隊,從東、北、西三個方向出發(fā),沿途大喊:大明王師,恭承天命,威武仁義之師,夷狄以奉中國者,與中夏之人無異,與我侵犯者,王師所指,毀草滅沙,以代天罰。每日一次,敲鑼巡視呼喊。各路人馬最終會與山海關(guān)外,設立關(guān)卡,立出招牌:撫恤民安,和睦鄰邦。

  明軍這種大張旗鼓的招搖舉動,被探子匯報給了阿魯臺,他手下的將領(lǐng)們議論紛紛,都認為這是一個和談的好時機。韃靼軍中早有瘋傳,明軍有天賜神兵相助,如雷神電母,中者當即斃命,士兵因此無不畏戰(zhàn)。騎兵無法在戰(zhàn)役中取得優(yōu)勢,阿魯臺是知道的,如今軍心渙散,無力再戰(zhàn),他也想極力占據(jù)一個好的條件來以和談?chuàng)Q去整兵修整的時間,于是他派遣使者前去山海關(guān)探探明軍的態(tài)度和底細。

  明軍守關(guān)的將士報告,韃靼來人了,僅兩騎。鄭和知其來意,命人帶入關(guān)內(nèi)茶樓依坐詳談。來者恩和金,是阿魯臺的千夫長,標準蒙古勇士的長相,大腹便便,辯發(fā)垂垂,皮膚黝黑,身形粗壯。他行蒙古禮,向鄭和問好,表示久仰大名,如雷貫耳。

  鄭和相說來意,只要韃靼放了皇孫,稱臣朝貢,朝廷愿意封官許愿,重加恩賞。恩和金說道:“我蒙古人漢子,英雄無畏,素來不愿甘居人下,蒙古人想要什么都是靠自己打出來的,殺出來,稱臣是斷然不能的,如果想迎回皇孫,要拿50兩銀子、10匹綢緞來交換?!?p>  鄭和不卑不亢:“別說50萬銀子,10萬匹綢緞,就是500萬兩銀子,100萬匹綢緞,我大明也拿的出來,若是你們朝貢稱臣,賞你們這些東西也無妨??汕疤崾俏掖竺髟敢饨o你的,可你要是逼著我大明要,那樣斷然沒有,如果想要,我數(shù)十萬將士的刀槍劍戟倒是可以掛到你們的蒙古包里?!?p>  恩和金拍起了桌子:“你不怕我們殺了你們的諸君嗎?”

  “既為儲君,就當為大明社稷鞠躬盡瘁,斷然也不會為了一己性命,枉顧列祖列宗之尊榮??蔂柕纫覀掖竺骰侍珜O,就是我大明永世的敵人,就是殺到天邊,也絕不放過?!?p>  恩和金大怒而去,留下一句話:“那就戰(zhàn)場上,用弓箭說話吧?!?p>  三日之后,韃靼在城門口飛箭傳書,揚言要按照蒙古人的規(guī)矩與鄭大人比武切磋,若明軍得勝,可迎回皇孫,韃靼愿意稱臣朝貢,可要是明軍要是輸了,皇孫將永世留在韃靼作為人質(zhì),而且明廷還要送上50萬兩銀子,10萬匹綢緞。

  隨從士兵無不憤慨,議論紛紛,都認為不能答應這么無理的要求。鄭和笑言:“韃靼沒與我們正面交戰(zhàn),只是想比武較量,已經(jīng)是認輸了。給他們一個臺階下,不必致人于絕路。何況我天朝上國,人才濟濟,不就是一個比武競技嗎?能輸于區(qū)區(qū)番邦?如要是那樣,我大明還如何雄遠國。既然如此,就應了他們。就實行營救計劃的二步方略:正面應敵?!?p>  斡難河畔,韃靼騎兵如潮翻涌,殺氣騰騰,朱瞻基和朱文圻被捆縛在隊列最前方顯眼的位置,后面萬千弓弩相對。而反觀鄭和一邊,寥寥幾百輕騎。為首的阿魯臺現(xiàn)身了,打馬向前,看到這幅情景,即震驚又憤怒:“鄭大人,你等這是蔑視我韃靼無人嗎?就這些兵馬,想與我爭搶爭雄?”

  鄭和也策馬而出,迎風而立。盡管身處空曠之地,曝露于對方弓弩的攻擊范圍之內(nèi),也不介懷,答道:“國師先生,比武較量,不僅在于逐較量行,更是智謀戰(zhàn)術(shù)技法的對抗。如若是以人數(shù)相論,我大明數(shù)以幾千萬之人口,國師先生還要比嗎?”

  阿魯臺頓覺此人不好對付,敢孤膽入大漠,于萬軍之中臨危不亂,言辭懇切,頗有大將風度,不禁肅然起敬,說道:“鄭大人,請?!?p>  “不知國師大人,比武較量如何個比法?!?p>  阿魯臺說道:“比武共分三局,第一局比騎射,比膽量。作為一個戰(zhàn)士,不能彎弓騎射,不能無畏生死,那么他在戰(zhàn)場上就僅是一個不合格的盾牌,一個人肉盾牌?!?p>  “如何比法?”

  阿魯臺慷慨激昂的說道:“雙方各派出一位死士,每人左手之中各執(zhí)一個酒杯,馭烈馬于疆場,倆人單手相向而射。既要能射中對方酒杯,自己手中的酒又不灑落,而又不傷對方者,得勝。射不中,或者射中對方,亦或者手中的酒灑了,都算輸。”眾人聽完,無不驚駭,這實在是太難了,是不可能完成的比武。明軍之中也有議論,無不表示擔憂。

  阿魯臺言笑:“勝者,才有資格喝手中的酒。輸者,就要輸?shù)粜悦!?p>  鄭和也表示懷疑,這可能嗎?阿魯臺自信滿滿的于萬軍之中高喚:“巴特爾,還不出來迎戰(zhàn)?!币粋€瘦削的男子手執(zhí)弓箭,駕馬而來。

  阿魯臺對著鄭和說道:“鄭大人,可否派人迎戰(zhàn)。”鄭和沉默了一會,心下想來所帶將士中,雖然也有騎射功夫不錯之人,可要說箭術(shù)達到如此出神入化的地步,可還真沒有。實在不行,就自己上,憑借高強的內(nèi)功或許可以化險為夷。明軍之中也有人興師沖沖的想去迎戰(zhàn),可鄭和一直沉默不語。

  阿魯臺有些不耐煩了:“鄭大人如若無良將迎戰(zhàn),第一局比武,可就算你大明輸了?!边@時朱文圻于人群之中高喊:“我來?!?p>  兩軍將士無不側(cè)目,軍隊之中人聲轟然嘈雜,有人驚奇,有人嘲笑,有人惋惜。阿魯臺更是憤怒:“你這黃毛小兒,是想要自殺嗎?”

  朱瞻基也有些擔憂,朱文圻堅定的眼神讓他放下了心。朱文圻用還很稚嫩的腔調(diào)說道:“麻煩國師大人,把我放開,這么捆著,可不符合比武規(guī)則,你方還可用一只手射箭,我這可兩只手都捆著呢?!?p>  阿魯臺也有些好奇,是什么讓這小子不怕死,他倒想看看,這家伙是真有奇招,還是初生牛犢不怕虎,之后示意部下把朱文圻放開。如果真讓這小子出戰(zhàn),到可真的贏回一局。

  朱文圻駕馬上前,走到了鄭和面前:“鄭大人金安,我是張文成,大將軍張玉子孫?!编嵑投艘暳艘粫矍暗暮⒆樱唤笭枺骸拔某尚〉?,這可不是過家家,鬧著玩的,輸了是要丟掉姓性命的?!?p>  朱文圻俯首拜道:“小人定能得勝而歸。”殊不知朱文圻幼時,多得張玉栽培,小小年紀就練得一身好體魄,常年混跡于軍營,騎射之功不再話下,行伍之中已有小神箭手的稱號。即使返回金陵看望母親,沒有練箭的場所,技癢之時,就仍石頭練習,可以說是百發(fā)百中。一次方怡與張錦程攜帶朱文圻外出郊游,朱文圻騎馬亂跑,嚇壞了兩夫妻。更令人驚愕的是,他可以騎著馬,一手玩竹蜻蜓,一手抓蝴蝶,事后被方怡重重責罰。

  鄭和觀其言行,深知張玉的騎射功夫,也就派了朱文圻出戰(zhàn)。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