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武俠

縱馬燕歌悲行

第八章 昭衍集出

縱馬燕歌悲行 秋亭 2147 2018-07-02 20:22:00

  淫雨霏霏,云霧籠罩竹林,正是陰風怒號之時。一個漢子身穿蓑衣,頭戴斗篷,背刀而立,已被一群黑衣人團團圍住,但他們只是原地打轉(zhuǎn),未敢急于進攻。絲雨如愁,打在那漢子的刀鋒上,更添幾分蕭索。

  一位黑衣人叫道:“鬼刀王軻,把手中的《昭衍集》放下,我等弟兄,可饒你不死。”

  王珂不為所動,淡淡的說道:“你可知我手中之刀,為何稱之為鬼刀?我不出刀則已,一出刀必有人死,只化作孤魂野鬼。此地風水不錯,正好送你們歸西?!毖援?,冷鋒出鞘,一道亮光橫劈而來,前方幾人還沒來得及反應,已是身首異處,血色濺了一地。其他幾人慌了神,面面相覷,之后群起而攻之。說時遲,那時快,王珂如白駒過隙,一招移形換影,那幾個黑人剛才形如烈火,可一口茶的功夫竟紋絲不動。沉吟片刻,鮮血才如柱噴出。

  “爾等鼠輩本不配死在我手,殺雞焉用牛刀。可是看過昭衍集的人,必須得死。能死在我的刀下,是你們前世修來的福分?!?p>  這王珂是江湖上近幾年才冒出來的新晉殺手,以殺人如麻,心狠手辣著稱。凡是他接手要刺殺的人,無一幸免。這一年來突然宣布隱退不再做殺手,至于在做什么,無人知曉。

  也是此時,江湖傳言,前顧命大臣方孝孺留有遺作《昭衍集》,得之可得無上財富,并可位極人臣。一時間沉寂許久的江湖煙云再起,近期已有多起廝殺斗毆事件發(fā)生,皆因《昭衍集》一書遺散民間。各路豪強紛紛圖之,坊間也出現(xiàn)多個版本,真假難辨。

  由此看來,王珂也是加入了奪寶陣營。王珂跟隨鱷魚幫的這群人半月已久,終于見他們露出了昭衍集的行蹤,所以才奪了過來,因此引發(fā)了這樣一場爭斗。

  王珂回到客棧,脫掉斗篷蓑衣,連忙打開黑匣子查看。只見書籍竟是殘卷,是被人撕扯開來的。王珂打開首頁,只見一首詩寫到:

  度厄

  山寺鐘聲幽怨靈,無杖仁心肅世清。

  斬棘穿林任平生,蒼穹無垠大道行。

  在翻開其他幾頁細查之后,發(fā)現(xiàn)除了一些佛學禪詩和偈語,再無其他。王珂心想,寶藏難道說是在一個寺院?從此,王珂踏上了漫長的尋寶路程。

  不僅如此,各種流言蜚語四起,有人說建文帝還沒死,是出家當了和尚。還有人說建文帝就隱藏于金陵城內(nèi),正準備整兵經(jīng)武,伺機而動。

  皇宮之內(nèi)朱棣聞言,不禁大怒,亦坐立不安,他始終擔心別人說他得位不正,氣的是左右踱步,對身邊的太監(jiān)說到:“快招吳慶余上殿?!?p>  “民間妖言惑眾,吳愛卿有何良策。”

  “回陛下,微臣以為陛下已明旨于天下,建文帝自焚身亡,如有人膽敢冒充褻瀆皇族者,殺無赦。有謠言亂政者,以連坐論處。有膽敢私藏傳遞奸臣反書者,誅九族?!?p>  朱棣猛地坐起:“好。這事就交給吳愛卿去辦。吳愛卿你吳家本就是赫赫有名的江湖人,這件事相信不會令朕失望吧?!?p>  吳慶余伏地答道:“微臣必定肝腦涂地?!?p>  錦衣衛(wèi)時常出入街頭巷尾,不少人被捕入獄,老百姓杯弓蛇影,噤若寒蟬,不敢再做議論。但處江湖之遠,悠悠眾口也是實難封閉,私下打探《昭衍集》者仍是不計其數(shù)。

  關于《昭衍集》的版本過多,江湖上也是莫衷一是。吳慶余也是頭疼不已,對他來說,朱允炆已是石牛入海無消息,查下去如大海撈針。眼前最重要的是把反書《昭衍集》找到,好對朱棣也有個交代。

  這天吳慶余又來到了祥云客棧,劉三已然成為了他的眼線?!拔艺f劉三,江湖上關于反書昭衍集的消息,你知道多少?!?p>  “不瞞大人說,從小人這上翻十輩,我劉家都住在這金陵城內(nèi),可以說是看慣了山河變色。你要問小人,嫦娥的衣服穿什么顏色,小人可能不知道。但在這金陵城內(nèi),凡是有頭有臉的人物,我都認識、也見過。就是誰家少了一只雞,我都門清?!眲⑷χf道。

  吳慶余隨手丟出了一包銀子。劉三歡喜的接?。骸捌鋵嵎叫⑷娣酱笕藢懙臅?,都是在小號刊印的?!?p>  吳慶余驚奇的問道:“你們這不是客棧嗎?”

  劉三笑著說:“紫云軒書店,也是我家掌柜開的。但是大概在五六年前,紫云軒突然著火了,一把全部燒光了。說來也巧,著火的當天就是方孝孺被殺頭的那天?!?p>  吳慶余沉思半刻說道:“那就是有人提前把書給取走了。你還記得那天都有誰來過書店。”

  劉三說道:“別的不敢說,就小人這識人的本事是無人能及。小人覺得有一人很可疑,就是天牢的獄卒尹公發(fā)。那天他神色詭異,來去倉促。至于他是不是把方孝孺的書給拿走了,案頭的記錄都被燒了,也沒法查。但前來拿書的,大多都是讀書人,或者是某位大人家里的管家和書童,一個看牢門的獄卒,可是少見,當時小人就起疑心了。”

  吳慶余大喜,拍拍劉三的肩膀說到:“劉三你又立大功了。找到反書,還會重重有賞?!?p>  幾番查探了后,原來獄卒尹公發(fā)已在方孝孺死后一個月,因母親病逝還鄉(xiāng)守孝了,從此再沒人見過他。吳慶余帶了一隊人馬去了尹公發(fā)的山東老家。不過一個月過去了,始終沒有找到,吳慶余猜想此人可能隱姓埋名,但絕不可能逃遠。他調(diào)查得知尹公發(fā)是一個孝子,他曾到尹家的祖墳查看過,尹母已死并有立碑,現(xiàn)在正值清明時節(jié),尹公發(fā)定來拜謁祭奠。所以他早早的就派人守在了周邊,就等尹公發(fā)上鉤。

  果不其然,這天尹公發(fā)真的出現(xiàn)了,幾個錦衣衛(wèi)將其團團圍住。只見尹公發(fā)竟是沉靜如水,說道:“勞煩讓小人先祭拜過家母,再來招待吳大人?!?p>  吳慶余說道:“你認得我?那知道我來干什么嗎?”

  尹公發(fā)答道:“天殘地滅的吳大人,誰人不知。至于吳大人是來抓我的,還是殺我的,悉聽尊便。”說完尹公發(fā)跪在墳墓前,砰砰直響的磕了頭。

  吳慶余拔出鋼刀:“《昭衍集》交出來吧,我可以饒你不死。否則,我讓你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