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谷四
項目經理告訴木冬,明天準時在這里上班。不要遲到。木冬第二天早上,天還沒亮早上五點多就做公交去地鐵站,然后有做地鐵換乘三次地鐵,整個路程兩個多小時才到這家互聯網公司。
項目經理帶木冬熟悉了一下環(huán)境,然后給木冬安排了一個老員工。讓木冬接下來的時間向這個老員工學習,并讓這個老員工多帶帶木冬。隨后幾天里,給木冬辦了入職。木冬才明白是個怎樣的究竟,這家互聯網公司把這個項目給了這家外包公司,而這家公司又外包了好幾個小外包公司包括木冬簽合同的那個小外包公司就是其中之一。
在這個崗位木冬算是從零開始的小白,給木冬有一定的要求的。要求就是兩個月實習期,每七天考核一次。木冬有了先前自學計算機的只是和在計算機學校接觸的計算機編程。很快就進入了狀態(tài)。而此時,好景不長,這個帶木冬的老員工似乎看木冬進步太快,不高興了。每天想著法子,給木冬使絆子。而且經常在木冬背后給領導說壞話,還在木冬背后陰木冬。有時候還是不是的在木冬表面不帶名字的罵木冬,這家伙個子不高也就一米五都不到的樣子,高中畢業(yè),表面看起來很好,實則內心十分的奸詐。
又一次木冬主動在中午吃完飯的機會,單獨約到樓頂跟他談談。木冬明人不說暗話,直接說明就是我好不容易才找到這份工作在這里,也沒有哪地方得罪你,為什么和我過不去?
這家伙嘴上說,你沒有得罪我什么,你好好在這呆著干好自己的工作就行。而實則是已經將木冬恨之入骨,策劃好了怎么把木冬擠出這個地方的陰謀。
沒過幾天,項目經理就把木冬從這個項目上調離到了總部。而在總部又不需要人,這不是明擺著找機會趕木冬走。剛好到了兩個月實習期的最終考核,給木冬的考核結果是考核過了,但是負責考核的那個人抽時間叫出木冬到外面談話對木冬說:“你們公司把你調回去了,你明天不用來這里上班了?!?p> 木冬:“不可能的,其實我早就知道我最近會離開這里。我這就走!“
實則,兩個人都明白。一個是迫于項目經理出于不好意思,所以讓這個負責人告訴木冬。而其實木冬那邊的公司也并沒有讓木冬回去。兩人都明白怎么回事,無奈的木冬也只好照辦。
而木冬和木冬簽和同的那個公司告訴木冬直接回去簽離職,木冬招辦了。簽完離職木冬便回去了,事情搞到這個份上,還有什么說的。后來,木冬這邊的外包公司有給木冬打電話說,查清楚了,這個事情不怪木冬。讓木冬重新回去,給木冬在派一個項目工作。而木冬拒絕了。木冬說自己已經找到工作了,已經到了另外一個城市。其實木冬并沒有離開,而是選擇了重新去找工作。這個時候是6月份,夏天。最不好找工作的時候,這個時候不單是天氣熱,而且工作崗位也都不缺。招聘的工作大都是銷售之類的不靠譜的工作。為什么說銷售不太靠譜呢?一年四季都在招聘,而一年四季都不缺人。缺的是有“銷售”能力的人,而絕大多數靠忽悠。
木冬有重新開始了找工作面試的日子,一天面試四家公司,兩個月下來面試了七八十家公司。沒有一家公司能留木冬的。木冬后來找了一個做快遞元的,就連做個快遞員,每個月一千多的保底,木冬做了半個月還沒有片區(qū)。這讓木冬很難過。
木冬之前在那家互聯網公司工作的時候,辦了一張信用卡?,F在還能留在這里木冬全靠它活著了。但是,這點保底就連交房租都不夠,況且還有信用卡要還。木冬果斷辭掉了這個工作,重新找工作。
這工作一找又是半個月,木冬找了個物流分揀。上夜班,每天八個小時。感覺還好吧!可是,事實情況并沒有想象中的那么好,分揀就分揀吧,木冬干的是滿身的汗水,一刻也停不下來??删退闶沁@樣,還讓木冬去裝車。十幾米長的大掛車,每天晚上裝輛車。木冬干了三天實在是身體扛不住,就放棄了這個工作。
后來木冬在一家飯店找了一份服務員的工作,主要是川菜。每天做十幾個小時。從早上九點上班開始,就沒有一分鐘能夠停下來的,中午的員工餐能遲到下午四點鐘,而且剛坐下吃上一口,立馬就來了客人,趕緊站起來招呼客人。這一忙活起來,不知道下一口飯要什么時候能夠吃得上。
慢慢的,本來就消瘦的木冬。兩個月下來瘦到了只剩下骨頭的樣子。
而且,在飯店里做個服務員也不能安心。同樣每天承受這顧客的罵,餐廳經理的罵。做的再好終究是人為刀俎,我為魚肉。只要來到工作崗位,就注定要接受任人宰割的現實。
木冬來到這里兩個月,就丟了花了一千多塊買的那最喜歡的山地車的。因為木冬住的地方離上班的地方有三公里,而這段路沒有地鐵,只有公交。公交車經常一大早都擠不上。共享單車而幾乎見不著。所以木冬買了一輛好一點的山地車,而就在這天中午,這天輪到木冬中午休息,往常中午有一個多小時休息的空是輪流這來的。這天中午是木冬休息,而另一個男服務員非要木冬替他頂班。不懂不答應,他就找經理壓木冬,木冬只好答應。就是這一中午,等到晚上十一點多下班出來的時候,自行車不見了。平時怎么騎,放在哪里都沒事??删褪沁@一個中午,而且還是鎖著放在門口其他車子在一起。偏偏就丟了。
你要是說什么時候一個人運氣不要,運氣不好一整年還外加倒霉。
本來也就一個月兩千多點的工資,在這個地方不光辛苦吃不上員工餐,還有各種事。你就說,這里有一個破規(guī)矩吧,那就是那個服務員給點的菜上的菜有問題,讓服務員買單。點了菜,后廚出事做不出來,顧客不要還是服務員買單。而且有個別的顧客知道有這個規(guī)矩,會鉆這個漏洞故意找事。最后還是服務眼買單。就一個月這么點的工資,還得買單。每個月交一千左右的房租,吃飯再是吃不上飯,下班后只能自己掏錢買點,后來房租還又漲了。別說還信用卡了,后來信用卡沒還上還又欠了幾張信用卡。
轉眼間,木冬在這個飯店已經有一年左右了。在家餐廳是越來月待不下去了,每天都是各種事。還有那個買單的規(guī)矩,環(huán)境也很差,每天廚房的油煙都排不出去嗆得也難受。每天勞累,工作時間也長。木冬借著身體扛不住的理由辭了這個工作。雖然是個辭職的理由,不過身體在這里一天不如一天倒是真的。
木冬離開了這里,接下來又是每天四家公司的面試。兩個月時間里沒穩(wěn)定住工作,面試,試用期,找工作,面試,試用期,找工作。試用期都是3天到7天,這個期間沒有工資。兩個月時間了面試的公司有一百多家,去過的公司有十幾家。
有能留木冬的公司,木冬的情況也不容樂觀。目前木冬看了看自己的手機上的信用卡使用額度,三張信用卡兩萬多,四個小貸。容不得木冬在這里接著待下去,于是木冬快要在這家公司穩(wěn)定下來的時候,結果木冬支撐不下去選擇了辭職,回家解決貸款問題。
之前,木冬和家里打電話都是實數無奈,不想讓自己的母親擔心所以才說自己在這邊還行。但是,這次真的是無路可走了只好選擇了跟家人坦白。木冬的媽媽接到了電話聽木冬在這里欠了很多錢,沒辦法在待下去了,木冬的媽媽還責怪木冬為什么當初不聽話要去這個地方。而實際上當時的情況是是木冬不想再回去,當時學校的續(xù)費已經差不多還清了。而這一回去,雖然學校那個貸款還清了,又欠了這么多信用卡和網貸。最后,自己學的專業(yè)由于生活穩(wěn)定不下來,也早拋下了已有三年之久。這三年的掙扎,直到今天還是失敗了。
木冬這一下子就跌倒了低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