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小說分類 歷史

秦漢三國

  • 吞食天地幻想三國志

    三月的獅子呀

    歷史連載中11.4萬

    【架空歷史】天下之大,何人能稱之為英雄

  • 李氏扶秦

    兔子搗麻薯

    歷史已完結11.37萬

    穿越到大秦丞相李斯的長子李由身上,面臨必死之局。 此時,胡亥繼位趙高亂權,李斯死于腰斬,六國貴族各地起義,項羽圍攻雍丘。 戰(zhàn)項羽,誅趙高,定咸陽,輔皇女。 ...... 帝國大廈將傾,群雄爭相并起,諸子百家入世,且看他如何再續(xù)大秦氣數(shù)。 始皇雖逝,然龍魂佑大秦萬世基業(yè),衛(wèi)朕大秦,護朕社稷。

  • 漢末皇族

    兜兜爸

    歷史已完結11.36萬

    東漢末年本該身死的大皇子 在現(xiàn)代人劉安附身后 封于貧苦之地 掙扎雄起 平定四方

  • 漢末之獵殺成神

    zooooz

    歷史已完結11.34萬

    傳說中,天下最厲害的弓箭手不僅可以穿石、裂金,更可以……,很牛逼!。 郝昭于是迎著朝陽對著天空一箭射出,目標鎖定:太陽。 一連九箭,于是,天下太平。 (非神話流,凡人流,有金手指。)

  • 三國之風起漢中

    惜搞掉了

    歷史連載中11.24萬

    云起漢中,化為侯王。 霸據(jù)漢中益,虎視而雄哉。 中平五年(188) 平庸的楊景,在東漢末年的漢中郡,開始翻起了其在滄流的一抹浪花。 —————— 憶往昔,自曾迷茫日,種田養(yǎng)畜積蓄力,外祖豪門望族一步起,鑄就了楊景崛起的契機。 —————— 真也。 有那么一二刻,景也恍惚起來矣,疑為祖翁轉世再現(xiàn)啦! —————— 始于漢中,終于漢中。 ...... ps:這里講述的是一個造反經驗不足的現(xiàn)代人,于東漢末年茍發(fā)育,后被世家豪門的外祖帶飛的故事。

  • 大秦:我長公子護秦萬世

    鴻大白

    歷史連載中11.23萬

    林扶蘇一覺醒來,穿越成大秦扶蘇! 不過此時已是公元前214年,距離扶蘇被發(fā)配邊境只剩一年不到。 屆時,被趙高謀害,被胡亥賜死! 正在林扶蘇一籌莫展之際,事情卻迎來了轉機…… 時值焚書坑儒,他諫言惹怒始皇,被發(fā)配至長城以北。 數(shù)年之后,沙丘政變,他率軍南下,廢胡亥,誅趙高,誓要傳承始皇之志將秦傳至萬世…… 然此刻大秦已遍布狼煙……

  • 秦漢歲月

    司徒小良

    歷史連載中11.22萬

    戰(zhàn)爭的硝煙已經持續(xù)了很多年,人們似乎已經忘卻了和平的時光。何時為戰(zhàn),何時為寧,已經沒有人分得清楚。但他們似乎也忘卻了戰(zhàn)爭的殘酷,幸存下來的人們已經學會了在命運的縫隙中茍活。 他們并不覺得自己是幸運兒,也并未覺得自己人生有多悲慘。麻木,是這個時代最真切的感受。 這里是公元前256年,華夏大地上的戰(zhàn)國時期。不斷有小國被殲滅,有城池被燒毀,有些種族甚至被滅亡……這是一個歷史融合的時代,也是一個殘酷冷漠的時代。 中國統(tǒng)一的前夕。

  • 人在大秦,種出一片祥瑞盛世

    歸一2022

    歷史已完結11.21萬

    如果給你一次機會穿越,你會選擇帶什么東西? 葉凡回道。 玉米種子若干,紅薯種子若干,土豆種子若干,種他娘的一個祥瑞盛世出來。 然后,葉凡就穿越到了秦朝。 嬴政:先生真乃仙人 蒙恬:我退位,在先生面前我不配帶兵 李斯:世上竟有如此美味之物 看葉凡如何玩轉大秦,種出一片祥瑞盛世。

  • 三國:背叛主公就能變強

    一襲白衣臨風去

    歷史已完結11.19萬

    “曹操曹孟德正在帳篷里…”刑道夫在張繡的營地用手中的喇叭不停的循環(huán)著這句話。

  • 三國之蜀漢復起

    天上的小青蛙

    歷史連載中11.18萬

    漢帝國,它建立了一個國家前所未有的尊嚴;它給了一個族群挺立千秋的自信;它的國號成了一個偉大民族永遠的名字。 王莽篡逆漢室,光武皇帝震怒致誅;曹丕竊取神器,昭烈皇帝繼位巴蜀。 那么昭烈未竟之業(yè),將由何人恢復?且看一個不一樣的蜀漢,不一樣的三國。

  • 孝宣盛世

    未央詢

    歷史已完結11.15萬

    在他的時代,呼韓邪單于入朝稱臣,綿延百年的漢匈之爭基本宣告結束。 在他的時代,太史公司馬遷的《史記》得以流傳于世,令后世銘記。 在他的時代,西域都護府的設立,標志著新疆自古就是中國的領土、大漢的版圖。 在他的時代,麒麟閣十一功臣榜,每一個名字都熠熠生輝,詩圣杜甫云“今代麒麟閣,何人第一功?” 在他的時代,石渠閣會議令谷梁傳得以正式列入學館,春秋三傳流芳千古。 在他的時代,平定了西羌,掃清了邊患,注定了中國的民族大融合。 他的文韜武略不輸于任何賢君英主,他的重情重義令天下人為之動容。 他是劉詢,中宗孝宣!